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亚洲,男男大片免a费观看视频,999国内精品永久免费视频,国产福利91精品一区二区

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頁 » 人文

青藏高原旅游(青藏高原旅游區(qū)分別是)

2022年11月12日 05:27:512網絡

1. 青藏高原旅游區(qū)分別是

自然景觀有:三江源,青海湖,可可西里,唐古拉山,阿爾金山等等人文資源有:布達拉宮,敦煌,塔爾寺,等等這些旅游資源中有些已經得到了開發(fā)和保護,但還有些處于空白或是做的工作很少。在旅游資源的開發(fā)中,最重要的就是不能過度開發(fā),因為無論是自然景觀還是人文景觀一旦遭到破壞就是無法挽回或是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

2. 青藏高原地區(qū)旅游資源類型主要包括( )

在山脈縱橫、盆地寬谷相間的大高原上,蘊藏著豐富的地下礦產資源,有號稱“萬寶山”的祁連山、譽為“聚寶盆”的柴達木這樣一些礦藏集中的地區(qū)。 屹立在高原東北緣的祁連山擁有黃鐵礦、鉻鐵礦,還有銅、鉛、鋅、鎳、磷以及稀土元素鈰、鑭、釔等礦藏。鏡鐵山的鐵礦是酒泉鋼鐵企業(yè)的原料基地。祁連縣郭米寺等鉛鋅礦還伴生有金、銀、銻、鎵、硒等有用元素。大通河流域煤的儲量很大,素有“青海的黑腰帶”之稱。西寧附近的石膏、芒硝等儲量大、質量好。祁連玉石更是聞名中外,唐代詩人王翰寫的《涼山詞》中“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夜光杯”就是用祁連山的“玉石”經精工雕琢成為世界名貴酒器的。青藏高原是我國地熱資源最豐富的地區(qū),占我國高溫地熱資源量的80%。 隨著青藏鐵路的建設,2004年我國啟動了對青藏鐵路沿線高溫地熱資源考察工作,為青藏鐵路建成后沿線經濟建設所需的能源提供資源保障。 從目前考察情況來看,青藏鐵路沿線,自拉薩-尼木-羊八井-那曲-錯納湖-溫泉一帶,蘊藏有豐富的高溫地熱資源,目前已查明的地熱顯示點有20余處,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地熱田有12處,是西藏地熱儲量最集中的地帶,這為將來鐵路沿線客站供電及對沿線地區(qū)供電、供熱提供了條件,并將有效改善和緩解藏中電網用電難的現(xiàn)狀。 多吉院士指出,地熱資源是目前全球倡導的綠色可再生的安全資源,具有技術成熟、利用方便等優(yōu)勢,它不受晝夜和季節(jié)變化的限制,不僅可供電、供熱,還可以用于旅游、溫泉保健、養(yǎng)殖熱帶魚等,西藏地熱資源開發(fā)具有非常廣闊的前景。高原腹地藏北廣大內陸湖泊中除食鹽、芒硝外,硼砂和石膏的儲量也名列我國前茅。唐古拉山的鐵礦床具有工業(yè)價值。西藏境內的鉻鐵礦礦床,儲量居全國之冠,規(guī)模可觀、品位較富,亦具有較大的工業(yè)價值。 南北縱列的橫斷山區(qū)也擁有許多礦產資源,如昌都有一中型鐵礦,江達有我國最大的斑巖銅礦床。丹巴云母儲量豐富,是我國最大產地之一??刀ㄒ粠в秀U鋅礦。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及岷江等沿河地區(qū)則以產沙金著稱,淘沙金是當?shù)厝罕姷囊环N副業(yè)。 地處高原北部的柴達木盆地有著儲量巨大的多種礦藏。現(xiàn)已探明的氯化鉀、氯化鈉、氯化鎂、鋰、碘、溴和石棉等礦的儲量均占全國第一;天然堿、鈣、芒硝及硼礦等的儲量在全國也都名列前茅。 柴達木盆地是高原內陸沉積盆地,生油、儲油條件好,目前已發(fā)現(xiàn)幾十處油氣田,并探明了大量油氣貯藏構造。如尕斯庫勒油田是一個壓力大、產量高的油田。油田面積37平方公里,儲量近5,000萬噸,計劃建設規(guī)模為年產90萬噸。整個柴達木盆地累計石油地質儲量3—5億噸,天然氣貯量89億立方米?,F(xiàn)已建成原油開采能力年產30萬噸,原油加工能力為年產20萬噸。 盆地中的察爾汗鹽湖是已發(fā)現(xiàn)的最大鉀鎂鹽礦床,其中匯集了大約500多億噸以氯化物為主的近代鹽類沉積礦物質。已探明的儲量是:氯化鉀2億噸、氯化鎂19億噸、氯化鈉533億噸。豐富的鉀鎂鹽資源為建立大型鹽化工基地提供了可靠的物質基礎。 鐵山位于柴達木盆地的東北邊緣,是我國著名的三大鉛鋅礦床之一。現(xiàn)已探明鉛鋅儲量270萬噸,伴生有金、銀、錫、銻、鉬等多種貴重金屬。鉛鋅礦石含鉛品位高,氧化礦達9%以上,比一般礦高二倍多。錫鐵山鉛鋅礦年產量為3萬噸鉛、4萬噸鋅,還有相當數(shù)量的黃金、白銀及其它稀有金屬。 茶卡鹽湖(茶卡為蒙語,即鹽海的意思),位于柴達木盆地東緣,儲量大、品位高、易開采,以盛產“青鹽”而聞名。茶卡鹽湖已有200多年的開采歷史,1949年產鹽僅1200噸,現(xiàn)在已實現(xiàn)了生產和運輸?shù)臋C械化和半機械化,年產原鹽已達30萬噸。 在西寧市大通縣境內正在籌建我國規(guī)模最大的鋁廠,建設規(guī)模為年產普通鋁錠20萬噸,將采用先進工藝和技術,降低能耗、控制污染,提高經濟效益。青海鋁廠的建設將有利于把高能耗生產從東北、華北地區(qū)向我國西部地區(qū)轉移,它將充分利用黃河上游豐富的水電資源,促進我國鋁工業(yè)的發(fā)展,加速高原地區(qū)經濟建設的步伐。青藏高原海拔高,氣溫低,冰雪覆蓋的面積大,水向低流,豐富的冰雪融水自然能孕育出眾多的大江大河。太陽能主要受二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是年日照時數(shù),二是空氣稀薄度,空氣越稀薄,對太陽光的削弱程度就越小。青藏高原空氣稀薄這一點不言而喻,至于年日照時數(shù),由于青藏高原緯度不高,降水量少而晴天數(shù)目占了一年里絕大部分時間,年日照時數(shù)自然多。另外太陽能資源與氣溫沒有太必然的聯(lián)系,比如海南,雨天多,太陽能資源遠不及青藏高原海拔較高,1000米左右; 地勢相對平坦,沒有障礙物; 地面多為草原,地勢起伏??; 晝夜溫差大,使得空氣流動更加強烈。 以上原因使得青藏地區(qū)風力資源特別豐富。神圣、神奇、神秘,青藏高原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世界的目光。她所擁有的獨特歷史文化、濃郁民族風情、雄渾山河湖泊以及豐富的高原生態(tài)賦予了青海獨特的旅游資源,除了獨特的自然文化景觀,橫空出世的青藏鐵路亦令人充滿懸念。 據介紹,即將開行的青藏鐵路旅游觀光列車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臥車設有帶洗浴設施的包房,餐車提供餐飲服務。觀光車設有寬敞的玻璃、舒適的座椅,客車內部裝飾既豪華現(xiàn)代,又充分展現(xiàn)青藏地區(qū)的民族風情,旅客可以盡情觀賞沿線風光。 青藏鐵路是我國西部大開發(fā)標志性工程,該鐵路2001年6月29日開工,2005年10月12日全線鋪軌貫通,2006年7月1日將進行試運營。屆時,青藏鐵路將與1984年運營的西寧至格爾木段(814公里)緊緊相連,構成一道跨越青藏高原的獨特旅游風景線,青藏鐵路開通后,宛如一條金色的紐帶,把青藏高原上一個個神奇美麗的景觀串連在一起。一個極具特色的青藏鐵路精品旅游帶將展現(xiàn)世人面前。青藏鐵路沿線分布著青海湖、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qū)、那木錯湖、布達拉宮等9處世界級的旅游資源,包括藏傳佛教圣地塔爾寺、金銀灘原子城、察爾汗鹽湖、玉珠峰、拉薩古城、八廓街等在內的23處國家級旅游資源以及6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和風景名勝,193處普通級旅游資源。

3. 青藏高原旅游區(qū)包括哪些省

黃土高原主要分布區(qū):山西(晉),陜西(陜),寧夏(寧) 長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分布區(qū):湖北(鄂),湖南(湘),安徽(皖),江西(贛),江蘇(蘇),上海(滬) 華北平原主要分布區(qū):北京(京),天津(津),河北(冀),河南(豫),山東(魯) 云貴高原主要分布區(qū):云南(滇),貴州(貴) 青藏高原主要分布區(qū):青海(青),西藏(藏)東北平原主要分布區(qū):遼寧(遼),吉林(吉),黑龍江(黑)

4. 青藏高原和西藏高原有什么不同

中國三大高原是云貴高原、內蒙古高原,以及青藏高原,這三大高原主要集中分布在第一、二級地勢階梯的位置上面,又因為這三大高原所處的地理位置有所不同,加上不同氣候的影響,便呈現(xiàn)出了不同外貌特征。

云貴高原位于我國的西南部地區(qū),這一區(qū)域因為受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影響,有著十分豐富多樣的自然環(huán)境。

  內蒙古高原,也稱北部高原,其外貌形態(tài)主要以草原為主,但是也有著占小部分面積的戈壁、沙漠、沙地,因為草原面積占到了整體高原面積的80%,因而內蒙古高原是我國非常重要的牧場。

作為我國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有著世界屋脊的稱號。

5. 青藏高原主要包括

  青藏高原冰川廣布,雪山連綿,山間高原面起伏和緩。青藏高原西北高,東南低,北部和南部是呈東西走向的山脈(北部:昆侖山等,南部:岡底斯山等),東部是呈南北走向的山脈(橫斷山),西部是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西北部是較完整的高原。     黃土高原溝壑縱橫,形態(tài)復雜, 黃土塬、梁、峁地形是今天黃土高原基本的地貌類型。 山、原、川三大地貌類型是黃土高原的主體。原(或塬)是指平坦的黃土高原地面,著名的有甘肅東部的董志塬,陜西北部的洛川塬。塬面寬闊,適于機械化耕作,是重要的農業(yè)區(qū)。但是塬易受流水侵蝕,溝谷發(fā)育,分割出長條狀塬地,成為山梁,稱為“梁”地。如果梁地再被溝谷切割分散孤立,形狀有如饅頭狀的山丘,當?shù)胤Q為“峁”。由“梁”和“峁”組成的黃土丘陵,高出附近溝底大都在100~200米左右,水土流失嚴重,是黃河泥沙來源區(qū)。川是深切在塬面下的河谷平原。在梁峁地區(qū)地下水出露,匯成小河、河水帶來的泥沙在這里沉積,在兩岸形成小片平原,稱它為“川”。川兩旁還有階地,即“掌”、“杖”地。掌是川地上源的盆地狀平原,與條狀分布的杖地不同。

6. 青藏高原指的是

青藏高原在秦嶺以西的地方不在分南方和北方,統(tǒng)統(tǒng)稱為西部。

青藏高原,就是所指地區(qū)包括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區(qū),還包括其他省份局部地區(qū),都位于我國的西南地區(qū)。西藏顧名思義就是我們國家的西邊。所以青藏地區(qū)肯定是我們國家的西邊。

7. 青藏高原與青藏地區(qū)的區(qū)別

青藏高原是指南起喜馬拉雅山脈南緣,北至昆侖山、阿爾金山和祁連山北緣,西部為帕米爾高原和喀喇昆侖山脈,東及東北部與秦嶺山脈西段和黃土高原相接的地理區(qū)域,介于北緯26°00′~39°47′,東經73°19′~104°47′之間,是中國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第三極”。

青藏高原東西長約2800千米,南北寬約300~1500千米,總面積約250萬平方千米,地形上可分為藏北高原、藏南谷地、柴達木盆地、祁連山地、青海高原和川藏高山峽谷區(qū)等6個部分,包括中國西藏全部和青海、新疆、甘肅、四川、云南的部分以及不丹、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的部分或全部。

青藏高原的自然資源:

1、水資源:青藏高原的水資源以河流、湖泊、冰川、地下水等多種水體形式存在,并以河川徑流為主體。外流水系流域面積占高原總面積的53.56%。

2、土地資源:青藏高原土地資源地域分布明顯,數(shù)量構成極不平衡。宜牧土地占總土地面積的53.9%,宜林土地占10.7%,宜農土地占0.9%,暫不宜利用的土地面積占34.5%。

3、動物資源:低等動物方面,僅西藏有水生原生動物458種,輪蟲208種,甲殼動物的鰓足類59種;昆蟲20目、173科、1160屬、2340種。脊椎動物方面,在整個青藏高原有魚類3目、5科、45屬、152種

4、植物資源:青藏高原有維管束植物1500屬、12000種以上,約占中國維管束植物總屬數(shù)的50%以上、總種數(shù)的34.3%。

8. 青藏高原劃分的依據

三大自然區(qū)名稱:

東部季風區(qū)、西北干旱半干旱區(qū)、青藏高寒區(qū)

自然區(qū)范圍:

一、東部季風區(qū):

(一)特點

1、海拔較低有廣闊的平原2、風向和降水均隨季節(jié)有明顯的變化3、河流為外流河4、植被以森林為主,部分為草原森林5、處極少數(shù)地方外天然植被已經不復存在

(二)范圍

大興安嶺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以東的廣在地區(qū)。

二、西北干旱半干旱區(qū)

(一)特點

1、海拔較高但差別顯著2、氣溫年較差、日較差大多大風天氣3、植被大部分為荒漠一部分為草原4、大部分地區(qū)屬于內流區(qū)5、水是農業(yè)發(fā)展的決定性因素

(二)范圍

內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準格爾盆地等地貌單元

三、青藏高寒區(qū):

(一)特點

1、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2、空氣稀薄、氣溫低、凍土廣布、太陽輻射強、風力大3、植被為荒漠、草原與高山草甸灌叢森林很少,土層薄弱4、是許多大江大河的發(fā)源地5、以畜牧業(yè)為主

(二)范圍

青海、西藏兩省區(qū)的全部和四川省西部。

9. 青藏高原旅游區(qū)分別是哪些地方

青藏高原是亞洲內陸高原,是中國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第三極”,南起喜馬拉雅山脈南緣,北至昆侖山、阿爾金山和祁連山北緣,西部為帕米爾高原和喀喇昆侖山脈,東及東北部與秦嶺山脈西段和黃土高原相接。

根據青藏高原不同地區(qū)的地形地貌特點,可將其分為6個亞(高原)區(qū)。

藏北高原

藏北高原位于西藏自治區(qū)北部,岡底斯山、昆侖山和唐古拉山之間。海拔一般在4500米左右,是青藏高原的核心部分。羌塘高原是藏北高原的藏語稱呼。地面起伏不大,分布著一系列海拔很高的山脈,但它們的相對高度不大。很多山峰終年積雪,冰川廣布。

藏南谷地

“藏南谷地”在西藏山南地區(qū),位于岡底斯山至念青唐古拉山以南的河谷地帶,雅魯藏布江中游,地處西藏南部邊陲。有“藏南谷地”之稱,屬于雅魯藏布江谷地 ,平均海拔3700米左右。

柴達木盆地

柴達木盆地是中國三大內陸盆地之一,屬封閉性的巨大山間斷陷盆地,曾屬中國四大盆地之一。位于青海省海西州,青藏高原東北部,主要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西北北抵阿爾金山脈;西南至昆侖山脈;東北有祁連山脈,面積26.5萬平方公里。內陸盛產鐵礦、銅礦、錫礦、鹽礦等多種礦物,故被稱作“聚寶盆”。腹地的柴達木沙漠在中國八大沙漠里居第五。

祁連山地

祁連山地位于青海省東北部,北與東同甘肅省河西走廊為鄰,南靠柴達木盆地,由斷塊山脈與谷地組成。山間盆地和谷地海拔一般在3000~4000米之間,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很多,西段地勢高,平行嶺谷緊密相間。

青海高原

青海高原地處“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東北部,北起布爾汗布達山、祁連山,南至四川西北邊境,東到西傾山,西南抵唐古拉山。高原海拔4000米左右,最高點為昆侖山的布喀達坂峰,海拔6860米,最低點在民和縣下川口村,海拔1650米。是中國最著名的三大江河——黃河、長江和瀾滄江的發(fā)源地。這里的高山大川間河流密布,湖泊與沼澤眾多,是國內海拔最高、濕地面積最大、分布最為集中的地區(qū)之一。

川藏高山峽谷區(qū)

在四川省西部、西藏自治區(qū)東部和云南省西北地區(qū)。為青藏高原的東南部。自東向西,山河相間,有九頂山、岷江、邛崍山、大渡河、大雪山、雅聾江、沙魯里山、金沙江、寧靜山、瀾滄江、怒江等。海拔3000~4000米。東北部為草甸、沼澤景觀,岷江谷地內有森林分布。

10. 青藏高原是旅游景點嗎

國內的7座高原古城,天藍草綠還特別涼快,夏季出游的主題就是“避暑”,而要想在炎炎夏日找到一片清涼幽靜之地,自然是往海拔高緯度高的地方尋去。

國內的 7 座高原古城,海拔高,溫度低,風景美,還有獨特的人文風情,是夏日首選的避暑去處。

青海 - 西寧

西寧是青海省的省會,位于青海省的東部,是古時“絲綢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經之地,距今已有 2100 多年的歷史。

西寧的平均海拔為 2261 米,加上四周群山環(huán)抱,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夏季平均氣溫 17-19℃,氣候宜人,是消夏避暑勝地。

除了氣溫涼爽外,西寧也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名勝古跡眾多,主要游覽點有北山寺、東關清真大寺、馬步芳宅邸等,距離青海湖也不遠。

四川 - 道孚

道孚縣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青藏高原的邊緣處,被稱為是青藏高原上的一片凈土,平均海拔達到了 3245 米,其中最高點為亞拉雪山達到了 5820 米。

由于海拔較高,道孚春夏不分明,冬長夏短,年平均氣溫只有 8.2℃,全年最高氣溫低于 30℃,涼爽程度可想而知。

道孚的風景也很美,埡拉神山、雍正帝敕建惠遠寺、千枚巖石林、五色海、溫泉、“玉科自然保護區(qū)”等,一切都如詩如畫。

云南 - 昆明

昆明是云南省省會,地處云貴高原中部,特殊的低緯高原地理位置讓昆明形成“四季如春”的氣候,年平均氣溫 15℃,年溫差為全國最小,這樣的氣候特征在全球少有,是著名的“春城”。

昆明的旅游資源同樣豐富,如睡美人般靜臥于滇池之上的西山;述寫出五百里滇池的波瀾壯闊的大觀樓;碧海藍天海鷗翱翔的滇池、以“翠堤春曉”聞名四方的昆明翠湖公園……

此外云南還有世界唯一亞熱帶高原的喀斯特地貌的石林,景區(qū)內石峰、石芽、落水洞、地下河遍布,峰林幻化成各種形態(tài),千奇百怪美輪美奐。

貴州 - 六盤水

六盤水位于貴州省西部的烏蒙山區(qū),一般地區(qū)海拔在 1400 至 1900 米之間,最高海拔能夠達到 2900 米。

由于六盤水海拔高,這里夏季平均氣溫只有 19.7℃,可以說是一座沒有夏天的城市,加上污染較少,氣候涼爽,是夏季避暑的勝地。

六盤水的景觀也很多,中國十大峽谷之一的北盤江大峽谷,怪石嶙峋的烏蒙大地縫,曲折幽深的六車河峽谷,還有萬畝杜鵑花的烏蒙大草原。

云南 - 麗江

麗江地處云南省西北部云貴高原與青藏高原的連接部位,曾是是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的中轉站,歷史非常悠久。

麗江也是有名的避暑勝地,這里地處云貴高原,平均海拔在 2000 米以上,最高點為玉龍雪山主峰,海拔 5596 米。麗江最熱的夏季平均氣溫只有 20℃ 左右,夏天晚上睡覺蓋被子都不熱。

此外麗江境內水系眾多,有瀘沽湖、程海及拉市海 3 個天然湖泊,絕美的湖光山色讓人沉醉,漫步在安靜閑適的束河古鎮(zhèn),抬頭就是巍峨雄偉的玉龍雪山,美的讓人沉醉。

西藏 - 日喀則

日喀則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是一座有 600 年歷史的古城,與尼泊爾、不丹、印度等國接壤,其境內有喜馬拉雅、岡底斯、念青唐古拉三大山脈,光是超過 8000 米的山峰就有 5 座。

由于山脈眾多,日喀則境內氣候復雜,但基本都是夏無酷暑,最暖月份氣溫不過 18 - 22℃,部分地區(qū)更是低至 10 - 18℃。

7 月的日喀則進入了夏季,在雪水奔流的河谷地帶,油菜花海在大片青稞綠野的簇擁之下競相綻放,是一片生機勃勃高原仙境。

云南 - 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本是《失落的地平線》一書中的傳說地,是一個遠在東方群山峻嶺之中的永恒和平寧靜之地,后來經過考察,將最符合書中描述的迪慶,更名為“香格里拉”

現(xiàn)在的香格里拉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川、藏三省的交界處,平均海拔達到了 3459 米,全年無夏,年平均溫 5.5℃,當其他地方是盛夏時,這里依舊如春天一般。

香格里拉境內風景絕美,4000 米以上的雪山達 470 座,峽谷縱橫深切,還有遼闊的高山草原牧場、莽莽的原始森林以及星羅棋布的高山湖泊。

11. 青藏高原和青藏地區(qū)的區(qū)別

首先青藏高原因為海拔高所以溫度就低,不適合農業(yè)種植,而河谷地區(qū)海拔較低,所以熱量條件相對于青藏高原其它地方會充足。這句話主要是錯在 光照充足 上,海拔高光照充足是沒錯,但是如果是在谷地,河谷地區(qū),就會有一面因山脈阻擋而沒有陽光照射,稱為陰坡,而另一面受光照地區(qū)稱為陽坡,總的來說,它的光照并不充足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吧~

閱讀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