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青海旅游資源概況
海撥高,平均在2300以上,河流湖泊多,是三江源,礦產(chǎn)豐富,畜牧業(yè)發(fā)達,地廣人稀,經(jīng)濟相對落后,旅游資源豐富,藏傳佛教的寺院眾多,文化歷史久遠。
2. 青海旅游資源概況在線閱讀
青海 海晏 0970 海晏郵編(812201)
青海 西寧 0971 西寧郵編(810001)
青海 樂都 0972 樂都郵編(810701)
青海 同仁 0973 同仁郵編(811301)
青海 共和 0974 共和郵編(813001)
青海 瑪沁 0975 瑪沁郵編(814001)
青海 玉樹 0976 玉樹郵編(815001)
青海 德令哈 0977 德令哈郵編(817001)
青海 門源 0978 門源郵編(810301)
青海 格爾木 0979 格爾木郵編(816001)
3. 青海旅游資源概況書籍
2011年青海全年旅游總收入1.79億,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4%,各地推出眾多獨特的宗教文化、民俗民風、文體活動,打造特色突出、內(nèi)容豐富,游客參與性、娛樂性、體驗性強的旅游文化活動,西寧市舉辦的夏都冰燈冰雕藝術節(jié)、鄉(xiāng)趣草莓節(jié)、湟源丹噶爾古城排燈藝術展、藏傳佛教“熱貢藝術之鄉(xiāng)”同仁縣的“於菟”表演、青海湖冬季冰上游等豐富多彩的旅游文化活動,帶動了青海旅游,大美青海歡迎你。
4. 青海旅游資源概況簡介
青海省簡稱“青”,因境內(nèi)有中國最大的內(nèi)陸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青海省位于中國西部的青藏高原東北部,與新疆、甘肅、四川、西藏四省區(qū)比鄰。青海省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fā)源地,被譽為“江河源頭”。全省面積72萬平方公里,居全國各?。▍^(qū))第四位。其中草地3160萬公頃,耕地58.99萬公頃,森林25萬公頃,其余為高山、湖泊、荒漠、戈壁、冰川等。地理位置和自然狀況地形青海處在我國地形三大階梯的第一級上,絕大部分屬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境內(nèi)呈現(xiàn)出高山、峽谷、盆地、高原、臺地等復雜多樣的地形地貌。全省平均海拔3000米,其中4000至5000米地區(qū)占全省總面積54%,最低點1650米,最高點6860米。北部和西北部為山嶺谷地,南部為青南高原,東部為河湟谷地,間有小塊盆地和臺地,西部主要是柴達木盆地。由于地形多樣,適宜于多種動物和植物生長,有較好的經(jīng)濟發(fā)展前景。氣候由于受海拔、地形、緯度、大氣環(huán)流等自然因素的影響,青海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高原大陸性氣候。其主要特點是:冬季較長而不寒冷,夏季短促而涼爽,氣溫地區(qū)分布差異大,垂直變化明顯,降水分布地區(qū)差異顯著,季節(jié)集中。全省年平均氣溫在-5.6℃——8.7℃左右,東南部年降水量為450毫升到600毫升。自然資源礦產(chǎn)資源:青海是一個資源型富省,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各類礦產(chǎn)125種,探明儲量的礦種105種,其中,50種居中國前10位,鉀、鈉、鎂、鋰、溴、芒硝、石棉、化工灰?guī)r和硅等11種居中國首位。在國家經(jīng)濟建設急需的45種礦產(chǎn)中,青海有21種列全國前10位。聞名遐邇的柴達木盆地,山川藏珍、戈壁埋礦,素有“聚寶盆”之美譽,富含石油天然氣資源。其中鹽湖有30多個,已探明總儲量700億噸。青海非金屬礦產(chǎn)資源也很豐富,石棉、電石用石灰石、蛇紋巖、玻璃用石英巖、冶金用石英巖的儲量在全國也名列前茅。石棉儲量居全國第1位。青海省柴達木盆地石油、天然氣資源有較好的成礦條件,盆地內(nèi)共發(fā)現(xiàn)油田16處、氣田6處。據(jù)全國第二次盆地油氣資源評價結果,盆地總的石油資源有12.44億噸,已探明2億噸;天然氣資源已探明472億立方米。水能:黃河上游的水電資源是青海能源最大優(yōu)勢,有178個水電站,總裝機容量達2166多萬千瓦,可開發(fā)利用的為1800萬千瓦,年發(fā)電量770億度。擬建的中型水電站有尼那、直崗拉卡共7座??傃b機可達1,103萬千瓦,年發(fā)電量可達368億千瓦時,水電站單位造價比全國平均水平低20%~40%。豐富的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是國內(nèi)地熱資源較豐富的地區(qū)。畜牧草場:青海天然草原遼闊,是我國五大牧區(qū)之一,草場面積達3160萬公頃,占全國可利用草原面積的15%,發(fā)展畜牧業(yè)物質(zhì)基礎雄厚。在遼闊肥美的草原上,生長著天然牧草940多種,其中營養(yǎng)價值較高的優(yōu)良牧草約190多種,具有含粗蛋白質(zhì)、粗脂肪、無氮浸出物高,粗纖維低的特點。飼養(yǎng)的草食性牲畜主要有藏系綿羊、牦牛、馬、駱駝、山羊等,普遍耐高寒、耐粗飼。尤其牦牛是青藏高原優(yōu)勢畜種,數(shù)量居全國第1位,占全世界牦??傦曫B(yǎng)量的1/3。野生動植物資源:野生植物群中已發(fā)現(xiàn)經(jīng)濟作物1000種,藥用植物就有大黃、甘草、貝母、雪蓮、黃芪、黨參、藏茵陳、羌活、蟲草、柴胡等百余種、尤其冬蟲夏草是馳名中外的貴重藥材。全省有鳥類290多種,哺乳獸類109種,野生動物中屬于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有21種,二級重點保護動物53種,省級重點保護動物36種。有22種珍稀動物被列入《瀕臨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mào)易公約》的附錄I和附錄II中。旅游資源:青海省自然風光雄奇壯美,具有青藏高原特色。全省已開發(fā)出旅游景點10多處。有“百鳥的王國”的青海湖鳥島,“高原的西雙版納”孟達自然保護區(qū),藏傳佛教著名寺院湟中塔爾寺,伊斯蘭教西北四大清真寺之一的東關大寺,阿尼瑪卿大雪山等,是登山、旅游的好去處?!昂2匮屎怼钡娜赵律胶腿珖畲蟮娜斯に畮忑堁驆{、都蘭國際狩獵場、坎布拉森林公園等旅游景點將成為新的經(jīng)濟增長點。環(huán)境狀況和問題2005全年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為42.0%,比上年提高13.5個百分點;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91.54%,比上年提高5.48個百分點。建成煙塵控制區(qū)9個,面積72.2平方公里;建成環(huán)境噪音達標區(qū)1個,面積63.2平方公里。全省共有各類環(huán)境檢測站21個,比上年增加1個。擁有生態(tài)示范區(qū)建設試點地區(qū)和單位2個;自然保護區(qū)11個,面積2176萬公頃(21.76萬平方公里),占全省國土總面積的30.12%,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5個,面積2025萬公頃(20.25萬平方公里)。本年新增大通北川河源區(qū)和祁連山、諾木洪省級自然保護區(qū)3個。人口人口統(tǒng)計2004年年末全省總?cè)丝?38.60萬人,其中:城鎮(zhèn)人口207.51萬人,城鎮(zhèn)人口比重提高到38.53%;鄉(xiāng)村人口331.09萬人。全省男性人口276.43萬人、女性人口262.17萬人,分別占總?cè)丝诘?1.32%和48.68%。0―14歲人口125.60萬人、15―64歲人口381.30萬人、65歲及以上人口31.70萬人,分別占總?cè)丝诘?3.32%、70.79%、5.89%。全年出生人口8.75萬人,出生率為16.32‰,比上年下降0.62個千分點;全年死亡人口3.46萬人,死亡率為6.45‰,比上年上升0.36個千分點;全年凈增人口4.80萬人,比上年少增0.4萬人。人口增長率2005年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為9.49‰。民族分布及人口比例青海是個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全省共有55個民族成份,現(xiàn)有少數(shù)民族人口共235.06萬多人,約占全省總?cè)丝诘?5.5%。在青海世居的少數(shù)民族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等。其中土族、撒拉族是全國唯一在青海特有的少數(shù)民族。少數(shù)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例分別是:藏族21.89%,回族15.89%,土族3.85%,撒拉族1.85%,蒙古族1.71%。文化程度2005年,全省有研究生培訓單位5個,招生數(shù)403人,在學研究生894人,畢業(yè)生117人;普通高等教育院校8所,招生數(shù)1.16萬人,比上年增長25.0%,在校生3.25萬人,增長11.3%,畢業(yè)生0.81萬人,增長42.1%;中等職業(yè)教育學校47所,招生數(shù)1.32萬人,比上年增長1.83倍,在校生2.47萬人,增長31.0%,畢業(yè)生0.58萬人,增長1.0%;普通高中144所,招生數(shù)3.76萬人,比上年增長8.0%,在校生10.05萬人,增長9.0%,畢業(yè)生2.54萬人,增長22.7%;初中學校367所,招生數(shù)7.88萬人、在校生22.7萬人、畢業(yè)生6.81萬人;普通小學2898所,招生數(shù)8.93萬人,在校生50.69萬人,畢業(yè)生8.10萬人;特殊教育學校招生數(shù)335人,在校生2307人。幼兒園在園幼兒8.26萬人,比上年增加0.51萬人。全省“普九”覆蓋率達86.8%,比上年提高3.8個百分點。經(jīng)濟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年,全省全年創(chuàng)造生產(chǎn)總值543.2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2.2%。占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比重2005全年第一產(chǎn)業(yè)完成增加值62.79億元,比上年增長5.3%;第二產(chǎn)業(yè)完成增加值264.61億元,比上年增長15.9%;第三產(chǎn)業(yè)完成增加值215.80億元,比上年增長10.0%;本年一、二、三產(chǎn)業(yè)對GDP的貢獻率分別為5.3%、59.9%、34.8%。財政收入2005年,全省完成一般預算收入63.33億元,比上年增長23.5%,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33.76億元,增長25.0%;中央一般預算收入29.57億元,增長21.7%。工業(yè)增加值和增長率2005年,全省全部工業(yè)完成增加值203.9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1.0%。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創(chuàng)造增加值179.54億元,增長22.7%。農(nóng)業(yè)增加值和增長率2005全年糧食種植面積24.56萬公頃(368.4萬畝),比上年增長0.4%;總產(chǎn)量93.26萬噸,比上年增產(chǎn)5.4%。外貿(mào)狀況2005全年海關進出口總額4.13億美元,比上年下降28.2%。其中,出口額3.23億美元,下降28.9%,進口額0.90億美元,下降25.3%。外資利用狀況2005年,合同使用外商直接投資3.56億美元;外商直接投資實際使用金額2.6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8.2%。支柱產(chǎn)業(yè)農(nóng)業(yè)、水電業(yè)、鹽化工業(yè)、有色金屬工業(yè)、石油天然氣工業(yè)電訊現(xiàn)有電訊2005年,電信業(yè)務總量29.66億元,增長15.1%。年末局用交換機總?cè)萘?42萬門,本年新增33萬門。年末固定電話用戶113.5萬戶,比上年增長22.0%,其中:城市固定電話用戶92.9萬戶,增長21.8%,鄉(xiāng)村固定電話用戶20.6萬戶,增長23.4%;本年新增固定電話20.5萬戶。年末移動電話用戶131.6萬戶,本年新增移動電話用戶14.8萬戶。全省年末電話普及率由上年的39.1部/百人上升到45.1部/百人。交通鐵路蘭青、青藏鐵路干線及4條支線、59條專線貫通全省東西,總鋪軌里程1100余公里。2005年,全年完成貨物運輸周轉(zhuǎn)量156.24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6.6%。其中,鐵路98.78億噸公里,增長7.6%。全年完成貨運量7152.5萬噸,比上年增長7.5%。其中,鐵路1452.7萬噸,增長11.1%;公路5491.4萬噸,增長6.9%。全年完成旅客運輸周轉(zhuǎn)量47.24億人公里,比上年增長4.7%。其中,鐵路18.69億人公里,增長0.3%。全年客運量4919.8萬人,比上年增長6.9%。其中,鐵路368.4萬人,下降4.4%。公路全省公路線路年末通車總里程2.97萬公里,比上年增長5.9%,其中高速公路里程達171公里。2005年,公路完成貨物運輸周轉(zhuǎn)量48.27億噸公里,增長6.5%;完成貨運量5491.4萬噸,增長6.9%;完成旅客周轉(zhuǎn)量24.65億人公里,增長6.3%;全年客運量4524.9萬人,增長7.9%。航空民航通航上萬公里,已開通西寧至北京、烏魯木齊、蘭州、西安、廣州、成都、上海、格爾木、拉薩等地的航班。2005年,民航完成貨物周轉(zhuǎn)量0.06億噸公里,增長45.8%;完成貨運量民航。0.33萬噸,增長43.5%;完成旅客周轉(zhuǎn)量3.89億人公里,增長18.2%;全年客運量民航26.5萬人,增長18.3%。
5. 青海旅游資源概況圖
資源十分豐富,許多礦藏儲量在全國居于首位。已發(fā)現(xiàn)礦產(chǎn)120余種,探明儲量的有110種,鉀、鈉、鎂、鋰、溴、芒硝、石棉、化工灰?guī)r和硅儲量居全國第一位,其中許多礦產(chǎn)是屬于國內(nèi)外急需的資源。聞名遐邇的柴達木盆地,山川藏珍、戈壁埋礦,素有“聚寶盆”之美譽。其中鹽湖有30多個,已探明總儲量700億噸,單是察爾汗湖的鹽就可以從地球到月亮架起一座6米厚,12米寬的鹽橋。水能資源是青海能源最大優(yōu)勢,蘊藏量達2165萬千瓦,可開發(fā)利用的為1800萬千瓦,年發(fā)電量770億度。青海天然草原遼闊,是我國五大牧區(qū)之一,可利用草場面積5億畝,發(fā)展畜牧業(yè)物質(zhì)基礎雄厚。全省有經(jīng)濟動物400多種,野生植物1000余種,具有貯藏量大、種類多、用途廣、高原特色顯著的特點。大部分可開發(fā)利用,藥用價值極高。旅游資源也相當豐富,有“百鳥的王國”的青海湖鳥島,“高原的西雙版納”孟達自然保護區(qū),藏傳佛教著名寺院湟中塔爾寺,伊斯蘭教西北四大清真寺之一的東關大寺,阿尼瑪卿大雪山等,是登山、旅游的好去處?!昂2匮屎怼钡娜赵律胶腿珖畲蟮娜斯に畮忑堁驆{、都蘭國際狩獵場、坎布拉森林公園等旅游景點將成為新的經(jīng)濟增長點
6. 青海旅游資源概況讀書筆記
青海省,簡稱青,我國23個省之一,位于我國西北地區(qū),省會西寧。
全省總面積72平方公里,轄2個地級市,6個自治州。
截止2021年2月,全省轄7個市轄區(qū),5個縣級市,25個縣,7個自治縣,合計44個縣級區(qū)劃。
截止2020年12月,全省轄37個街道,144個鎮(zhèn),194個民族鄉(xiāng),合計403個鄉(xiāng)級區(qū)劃。
青海省地貌復雜多樣,五分之四以上的地區(qū)為高原,東部多山,西部為高原和盆地,兼具青藏高原、內(nèi)陸干旱盆地和黃土高原三種地形地貌,屬高原大陸性氣候,地跨黃河、長江、瀾滄江、黑河、大通河五大水系。
7. 青海省旅游資源概況
青海(簡稱:青)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qū),省會西寧,位于中國西北內(nèi)陸,青海界于北緯31°36′-39°19′,東經(jīng)89°35′-103°04′之間,北部和東部同甘肅相接,西北部與新疆相鄰,南部和西南部與西藏毗連,東南部與四川接壤,位于四大地理區(qū)劃的西北地區(qū)。青海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fā)源地,被稱為“江河源頭”、“三江源”,素有“中華水塔”美譽。
青海省總面積72.23萬平方公里,[1]轄2個地級市、6個自治州。地勢總體呈西高東低,南北高中部低的態(tài)勢,西部海拔高峻,向東傾斜,呈梯型下降,屬高原大陸性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