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物
根據(jù)伊斯蘭教的規(guī)定,回族禁食豬、馬、驢、騾、狗和一切自死的動物、動物血,禁食一切形象丑惡的飛禽走獸,無論牛、羊、駱駝及雞禽,均需經(jīng)阿訇或做禮拜的人念安拉之名然后屠宰,否則不能食用。日常生活中,回族不抽煙、不飲酒,但特別喜歡飲茶和用茶待客。
油香、馓子是各地回族喜愛的特殊食品,是節(jié)日饋贈親友不可少的。寧夏回族偏愛面食,喜食面條、面片,在面湯中加入蔬菜、調料和紅油辣椒,稱為湯面或連鍋面;將清水煮好的面條、面片撈出,澆上肉湯料或素湯料,稱為臊子面。
寧夏回族還喜食調合飯,將煮好的粥加入羊肉丁、菜丁和調料,再把煮熟的面條或面片添入,稱米調合;在面條或面片中加入米干飯和熟肉丁、菜丁、調料等稱面調合。
2、飲茶
由于分散各地,形成了不同的飲茶習俗,北方回族地區(qū)有罐罐茶;云南回族中有烤茶;湖南回族中有擂茶。蓋碗茶是西北回族的一種特殊嗜好。最有代表性的是“八寶蓋碗茶”,即蓋碗內(nèi)泡有茶葉、冰糖、枸杞、核桃仁、芝麻、紅棗、桂圓、葡萄干(或蘋果干)等。
3、民族服飾
回族婦女一般都頭戴白圓撮口帽,戴蓋頭(也叫搭蓋頭)。無論在泉州、廣州、海南等沿海地區(qū),還是在內(nèi)地,一般都是綠、青、白三種顏色,有少女、媳婦、老人之分。
一般少女戴綠色的,已婚婦女戴黑色的,有了孫子的或上了年紀的老年婦女戴白色的。綠蓋頭清俊嬌麗;白蓋頭干凈持重;黑色蓋頭素雅端正。大都選用絲、綢、喬其紗、的確良等高中檔細料制作。老年人的蓋頭較長,要披到背心處;少女和媳婦的蓋頭比較短,前面遮住前頸即可。
頭飾是回族最典型、最富有特點的服飾。因伊斯蘭教尚白色,因此回族視白色為最潔凈、最喜悅的顏色。在衣、冠顏色上以白、綠、黑色為主?;刈迥凶哟鞯臒o檐小白帽,亦稱“回回帽”或“禮拜帽”。有白、灰、藍、綠、黑五色,分春、夏、秋、冬不同的季節(jié)來戴。
4、起經(jīng)命
根據(jù)宗教規(guī)定,回族嬰兒誕生的當天或三天之內(nèi),必須請一位阿訇給嬰兒舉行命名禮,即起經(jīng)命,也叫回回名。命名禮首先由家庭主人,把孩子抱到門檻里,阿訇站在門口或門檻外,先對著小孩的右耳低念“班克”(宣禮詞)。再對著小孩的左耳念“殺麥體”,即教民匯聚到清真寺后準備禮拜的招呼詞。
5、婚禮習俗
各地回族婚禮形式多種多樣。比較一致的程序是請媒人提親、說色倆目(也叫定茶),插花(也叫定親)、迎娶、念尼卡哈、撒喜、鬧洞房、擺針線、回門等?;槎Y時,男女各家還要擺宴席,招待賓客。
當新娘子入了洞房,送親客人進屋后,主人一方面安排接待客人,一方面請阿訇給新郎新娘念“尼卡哈”:左右坐證婚人和父母親,地下鋪上毯子,新郎、新娘跪或站在上面,聆聽阿訇的教誨和宣讀《古蘭經(jīng)》有關片斷,再用漢語作一番解釋。證婚儀式結束后,新郎、新娘入洞房。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回族
婚禮 結婚必須男女雙方同意,雙方父母同意,必須有證婚人到場,男方給女方一定數(shù)量的聘金。一般必須與同教人結婚,結婚儀式由阿訇主持,阿訇先詢問雙方是否同意,接著念“尼卡哈”(主婚經(jīng)文),最后把事先準備好的核桃、紅棗撒給親屬,婚禮就此結束。迎親與送親要互贈“份子”(喜錢),有的地方也有鬧房的習慣。結婚當天置辦筵席款待賓客,一般都是九碗一盤端或十三花(8個行菜,5個佐菜)。親友贈送禮錢、禮物祝賀。 葬禮 在人臨死前的彌留之際,近親屬要在枕旁默念“克里麥,團依拜”的經(jīng)語。停止呼吸后,親人要順其肢體,合其眼睛,閉其齒口,整理容發(fā),理展四肢,用一塊干凈寬白布蓋住亡人全身,放置在寬敞通風的地方,按伊斯蘭教經(jīng)典規(guī)定“三日必葬,葬必從儉”,外族、未洗浴者不許看亡者尸體。待葬期間不宴客,不披孝,不燒紙祭奠。葬埋程序大體有備殮、浴禮、殯禮、埋葬、墳墓五個方面。 (備殮) 裹亡人的白布殮衣稱“克番”(阿拉伯語譯音)。男人殮服3件,大殮(俗稱大臥單)等長如身,上下長出7寸,寬4.05(俗稱小臥單)等長如身,不留余地,寬也是4.05尺;襯衣上至肩頭,下至踝骨,肩頭開縫,寬約1.2至1.3尺,另加帽子1頂。婦女殮服5件,除3件與男子相同外,另加裹胸及包頭各1件,一般為白平布3尺左右。 (浴禮)也就是洗禮,由三人承擔,洗的順序為先凈下身,后洗頭、面部,再從上到下,先右后左,洗遍全身,用兩塊浴巾分別擦試上身和下身。然后將亡人移至早已準備好的克番布單上,一層一層包裹好,用白布帶系腰,扎緊頭和腳,浴禮就此完成。 (殯禮) 浴禮畢后,將死者裝入埋尼體(尸體)的大木匣子,頭北腳南置于安靜的室內(nèi)或庭院的潔凈處,參加殯葬的人都要沐浴凈身,著清潔衣服,殯禮為舉意、抬手、大攢,不鞠躬,不叩頭,不跪坐,大攢4次,向左右說“三里阿木”,殯禮即成。 (埋葬) 三日必葬,葬不擇時,實行土葬。人葬時將亡人托出木匣,“搭鋪”放入墓穴。墳取子午向,阿訇等跪墳北頭,送殯者跪在南頭誦經(jīng),然后埋葬。人死后七天、四十天、雙月、百天和周年祭祀,都要請阿訇誦經(jīng)、走墳,還用燙面炸油香(油餅)送親友,表示感謝。 (墳墓) 墓穴取南北向,長方型,一般深5尺多,最深不超過1丈,長6尺,寬3尺。掘成后,又依穴內(nèi)東壁高1尺處另挖穿堂,長5尺多,寬3.5尺,高2尺,下平上拱,其北端留土臺作假枕,入葬尸體放于穿堂內(nèi),用土坯封口,然后填土堆成拱形墓冢。 從飲食上說,回族不只是不吃豬肉(回族稱"豬為"黑"),只要是不反芻的動物回族是都不吃的. 回族信奉伊斯蘭教,信奉真主. 比較盛大的節(jié)日有"開齋節(jié)和古爾幫節(jié)"回族有自己的回歷. 在開齋節(jié)前一個月叫做"齋月"在齋月中白天不可以喝水吃飯,只能在夜里看到月亮時才可以吃喝. 回民衛(wèi)生習俗 回族歷來是一個愛清潔、講衛(wèi)生的民族?;刈迥滤沽至己眯l(wèi)生習慣的形成,是以健康為前提,以科學為依據(jù),從伊斯蘭教教法的嚴格規(guī)定逐漸演繹為生活習慣的。? 回族人除了特別注意飲食衛(wèi)生,對生理衛(wèi)生也非常注重。如男性兒童要行割禮,即割去生殖器官過長的包皮,以免儲存臟物,感染疾病?;刈逡卜浅W⒅乇Wo婦女的身心健康。教法規(guī)定,婦女在行經(jīng)期間不得進行房事,婦女分娩后過四十天才能交媾等等。在宗教生活方面,教法規(guī)定,身體不潔凈者是不準進入大殿禮拜的,真主也不接受他們的拜功。因此,從穆罕默德時代起,穆斯林就養(yǎng)成了人人愛清潔、講衛(wèi)生的習慣,并將講衛(wèi)生作為對伊瑪尼(信仰)虔誠的表現(xiàn)。世界上清真寺星羅棋布,每座清真寺必有沐浴室。條件允許的穆斯林家庭都有按教規(guī)進行沐浴的設備,這是因為穆斯林每天五次禮拜以及聚禮、會禮、婚前、紀念先人祈禱活動前都要沐浴。? 穆斯林沐浴分大凈和小凈。大凈,阿拉伯語稱“務蘇里”,即用凈水按程序洗滌全身。古老的方法是頭頂上掛一盛滿清水的吊桶,桶底有一塞著的孔。沐浴時,拔去塞子,清水即從頭流至周身。現(xiàn)在則多使用冷熱水自行調節(jié)的淋浴設備。小凈,波斯語稱“阿布代斯”,即用凈水按程序清洗局部,使用特制的“湯瓶壺”,壺頸很長,盛水后持壺進行沖洗。先洗大、小便處,稱之為“凈下”。再將兩手洗凈,以右手窩水漱口、嗆鼻孔、洗臉和兩肘,并摸頭、耳、脖,最后沖腳。大凈是全身淋浴,然而淋浴前也要凈下、漱口、嗆鼻孔,浴后也要沖腳。凡在房事、遺精、月經(jīng)和產(chǎn)期血凈后必須進行大凈。凡在嘔吐、流血、睡眠和便后等再作禮拜時,必須進行小凈。無論大凈或小凈,其洗滌方式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必須是淋浴式的,而絕不許用盆和桶洗滌,更不能在浴池內(nèi)洗滌,因為手和肢體一進入盆和桶內(nèi)其水便被認為是污水,即不能用手再洗滌其他部位。教法還規(guī)定穆斯林要常剪甲、理發(fā)、凈腋毛和臍下毛等。? 在日常生活中,回族人養(yǎng)成了飯前、便后用“湯瓶壺”盛水洗手的良好習慣。如果你到回族家庭去作客,豐盛的筵席旁,必定放有一壺清水,這是專門給您食前凈手用的。? 講究衛(wèi)生是回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其對生活方式的科學取向和嚴格規(guī)范,也是其追求上乘生活質量的表現(xiàn),更是其民族素質和文明行為的經(jīng)典展示,無論對個人、民族和國家都有好處,應大力提倡,不斷繼承和發(fā)揚。? 回族禮拜習俗 一、禮拜的條件 (1)衣凈。禮拜時必須穿干凈的衣服。? (2)水凈。用潔凈無染的水作大凈和小凈。? (3)處所凈。禮拜的地方必須是干凈的。? (4)舉意。禮拜者要在心中立下意愿。 ? (5)認時。禮拜要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進行。? (6)朝向正。禮拜的朝向是麥加,在中國是西向。? 每一個禮拜動作又有六項儀則,稱為“六儀”,或稱“拜內(nèi)六件天命”?!傲鶅x”是“抬手、端正、誦經(jīng)、鞠躬、叩頭、跪坐”等。由于教派、教法學派的不同,在禮拜的某些細節(jié)上也有差異。? 禮拜使穆斯林身心同時受鍛煉,對修身養(yǎng)性、保持心靈純潔、提高思想和認識境界,具有積極意義。1935年底大公報記者范長江,曾在西寧參觀回民“開齋節(jié)”。當時,北風凜冽,寒風刺骨,而會禮的回民都席地而坐,靜聽宣講,沒有絲毫浮動現(xiàn)象,上萬人自動排班,有條不紊,行列整齊,動作一致,沒一人喧嘩早退。他在所著《中國西北角》一書中寫道:“回民真是一個守紀律,服從領導,萬眾一心的好民族”? 二、禮拜分為以下幾種: (1)每日“五時”禮。? 晨禮:阿語稱帥拉圖勒發(fā)吉爾,波斯語稱“邦搭”,時間是從拂曉到日出。共四拜,兩拜圣行,兩拜主命。? 晌禮:阿語稱帥拉圖勒祖合爾,波斯語稱“撇什尼”。時間是從中午剛過到日偏西。共十拜,四拜圣行,四拜主命,兩拜圣行。? 脯禮:阿語稱帥拉圖勒阿蘇爾,波斯語稱“底格勒”。時間是從日偏西至日落。共四拜,四拜主命。? 昏禮:阿語稱帥拉圖勒邁格利布,波斯語稱“沙目”。時間是從日落至晚霞消失。共五拜,三拜主命,二拜圣行。? 宵禮:阿語稱帥拉圖勒爾沙宜,波斯語稱“胡夫灘”。時間是由晚霞消失至次日拂曉。共九拜,四拜主命,二拜圣行,三拜當然(威特爾)。? (2)主麻日的聚禮。? 伊斯蘭教把劃分七天一周的禮拜,稱為一個主麻。伊斯蘭教的禮拜天稱為主麻日,即聚禮日(相當于公歷星期五)。政教合一的伊斯蘭教國家一般以這一天為法定禮拜天?;刈迥滤沽忠话闵鐣顒泳褂脟医y(tǒng)一實施的公歷周制,而民間在宗教生活和民族習俗方面仍沿用伊斯蘭教周制。回族穆斯林對伊斯蘭教周制的周一至周日的稱謂均慣用波斯語,即禮拜一(公歷星期六)稱“閃白”、二(公歷星期日)稱“耶克閃白”、三(公歷星期一)稱“杜閃白”、四(公歷星期二)稱“歇閃白”、五(公歷星期三)稱“恰恰爾閃白”、六(公歷星期四)稱“派閃白”、天(公歷星期五)仍稱“主麻”。? 伊斯蘭教規(guī)定,每周星期五晌禮時間,凡成年、健康的男性穆斯林均須在當?shù)剌^大的清真寺舉行集體禮拜,稱為“主麻”即“聚禮”,回族穆斯林習稱“禮主麻”、“作主麻”。一般至少四人以上參加,有的清真寺允許婦女參加。其儀式依次為:聽頌《古蘭經(jīng)》;阿訇講“瓦爾茲”(用民族通用語言作宣教演說);各自禮四拜圣行拜;領拜者登壇念誦“呼圖白”(阿拉伯語宣教辭);領拜者率眾禮兩拜主麻拜;繼而各自舉行晌禮的十拜。該定制始于伊斯蘭教歷元年(公元622年),穆罕默德率信士由麥加遷至麥地那后立即宣布實施。意謂“大化元功,七日告成”、“七日周復,一大瞻禮,以答真主化成之恩也”。? 中國穆斯林視主麻日為吉日,已沿襲相傳數(shù)百年了,構成穆斯林意識形態(tài)中不可磨滅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習俗。因此穆斯林動工建房、上梁,做生意開業(yè),子女升學、考學、婚嫁、過生日等喜慶日總要選擇主麻日,以圖吉慶。而忌諱選擇星期二(波斯語稱歇閃白),據(jù)說該日正是穆圣歸真的日子,又稱為“悲痛日”,一般認為是不吉利的。? (3)節(jié)日的會禮? 穆斯林于每年開齋節(jié)和古爾邦節(jié)舉行的集體禮拜。一般需在大清真寺或郊外露天舉行。規(guī)模之大和禮儀之隆重,都勝于主麻聚禮。會禮的拜數(shù)都是兩拜,屬于“當然”拜,必須到清真寺,由伊瑪目率眾成班禮拜,它和聚禮一樣不能單獨舉行。會禮皆在日出后至正午間舉行。? (4)殯禮? 為亡人舉行的一種祈禱儀式。所有穆斯林皆有為亡人舉行殯禮的義務。殯禮與其它禮拜不同,沒有鞠躬和叩頭。參加者站在洗凈的亡人的東側,面向克爾白。? (5)付功拜(自愿拜)? 是在完成了主命拜和圣行拜之后,根據(jù)個人的意愿所增加的拜功,這種拜功數(shù)不限,不禮也無罪,如果禮的話,可以增加自己的回賜,討真主的喜悅。? 此外還有齋月里每晚宵禮后的休息拜(特拉威哈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