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風(fēng)俗婚姻 采桑:“采?!庇纸小俺约汈~”。事前,由男女青年于“晾月”時商議決定,人數(shù)不拘,除年輕者外,童男童女也參加。但其中必須有幾對自尋成雙的男女,作為主要成員,其余皆作陪者。進行時,首先于四月四日或四月八日方集資買糕點糖果,打包成封,由幾位青年挑到寨中橋慶等候,其余大多數(shù)人成群地站在附近的半山腰中,高聲疾呼,催促女方到場。是時,對方身著盛裝,列隊出寨,與男方登山“采桑”,借此為樂。直到太陽偏西才歸至橋頭,挑著禮品,鳴放鞭炮同往女家。在女家先吃甜酒后設(shè)便宴招待。桌上擺滿魚肉,細魚是席中的主要標(biāo)志,必不可少。女方以同房兄弟作陪。席間眾女擁至,舉杯敬酒,吟歌盤問“采桑”根源,由男方答對,一直玩到天曉才散。隔兩三天,男方復(fù)又鳴炮到女家,退回裝禮品的籮筐,對方設(shè)“夜宴”款待,對唱情歌,通宵達旦才依依而別。女方則贈與布匹、花帶表示答謝。以六月六日,男方挑著黃瓜、糖果,往女家同席品嘗。名曰“吃黃瓜”。七月,擇定日期,男方送梨子、糖果到女家,謂之“吃梨”。這兩次活動,基本上與“采?!鼻楣?jié)相同,只不過是不上山和規(guī)模略小而已。且由年輕人從事,其他的童男童女均不參加,時間不定,男方籌資買一頭花黃牛,還有炮竹、糖果,匯聚橋頭,邀約女方上山采集葛藤,同到水邊將藤洗凈,再牽牛、鳴炮,一起到女家。先是大家圍牛而歌,懷念“采?!北亲?,隨后殺牛。用牛的內(nèi)臟作“夜宵”菜肴,留下四腿由女方均分。男方去退籮筐時,對方則送男方的主要人員,每人一套衣料,給陪者一張頭帕。這叫做“棟太”[dongldaip.煮葛]。十月,復(fù)擇一日,男方前往女家,與女方同漂葛藤,謂之“漂白”。其情節(jié)與前者大同小異。至是全部活動宣告結(jié)束。 喪葬 無論男女去世,只要年入成人,都要向舅家報喪。同時還要在家里或手持香紙到河邊、井旁焚化,過去有的還投擲銅錢或銅板于水中,而后汲水回家,為死者沐尸。男的削發(fā),即使長發(fā)結(jié)辮,或是當(dāng)今的短發(fā)光頭,也不例外,有的還用紙或布將之包好,待入棺時,放在死者的右肩旁邊殉葬;女的則卸梳挽髻,無特殊處理。兩者都著普通裝束,衣被大都是自紡自織的家機布,個別富裕者才用絲綢緞子,且以奇數(shù)為度,服色外層青里層白。年達成人,牙齒齊全,須打落門牙一顆,部位不定,留在口中。死者口含碎銀,有的還含以幾粒白米和幾片茶葉。嚴(yán)忌銅鐵器物隨葬,那怕是一針一扣也不許隨身附體。有備制棺習(xí)俗,但有的也臨時制作。以獨木合棺為佳,忌用鐵釘鐵箍扣合,一般都不加髹漆。大都在家里入棺停柩,個別地方才停柩于鼓樓中,或以棺安于墓穴,抬死尸到墓地入棺。漢喪期間,同族晚輩包白戴孝,忌暈吃素,但在黎平、從江、榕江等縣的許多地方,孝子孝孫均可吃魚。有的老人年及六旬,便貯備“腌魚”以待,等到去世,用來招待親友。至于北部侗鄉(xiāng),由于受漢文化影響,其葬俗、禮儀,多與附近漢族相類。當(dāng)今侗區(qū),普通實行土葬,講究“風(fēng)水龍脈”,擇吉日吉時,入殮、出殯、入土。少數(shù)村寨,諸如從江縣的往洞、占里,過去盛行停柩待葬。死者入棺以后,移至郊外,陳在木架上面,用杉皮或草簾蓋好。據(jù)說,待與死者同庚同輩的人死盡,或寨內(nèi)某老人死逢吉日,現(xiàn)各自擇地葬。對于橫死暴死者,無論男女,均須火化,再入棺入土,或入棺以后,置于荒野,停放三年五載,另擇期焚尸、撿骨,重新入殮,擇地安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