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剪紙產(chǎn)生的確切年代已無法考證,但關于阜陽剪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時期。
歌頌巾幗英雄花木蘭(古譙郡人,今亳州人,亳州原屬阜陽)的《木蘭辭》(北朝樂府民歌)中就有“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的詩句,
“花黃”即是頭貼剪紙,這說明早在南北朝時期阜陽地區(qū)就出現(xiàn)了剪紙藝術。
在唐代,阜陽地區(qū)的亳州出產(chǎn)過著名的“亳絹”。唐代以絹為紙,剪絹花的風俗在這里應該流傳過,這種剪絹花和剪紙是同源的。
在明清時期,阜陽地區(qū)有很多用剪刀鉸“花”,并以此為生的剪紙藝人,主要是為婦女做鞋花、帽花、枕花等提供繡花樣,并為當?shù)厝藗兊纳钐峁┐罅康难b飾花樣。
千余年來阜陽人民逢年過節(jié)、祝壽送禮,都習慣用剪紙來裝飾物品、點綴門窗、美化環(huán)境。
但是,由于歷年來淮河的頻繁泛濫,使得阜陽人民經(jīng)常背井離鄉(xiāng),剪紙只能夾在本子中,故保留下來的作品比較少。
其中至今保存下來的阜陽剪紙有清代的“牛郎織女”、 “八仙過?!?、“蘭橋會”、“牧笛”、“祭塔”。
這些作品雖然篇幅不大,但都構圖簡潔、剪口清晰、形象生動。作為姑娘繡花鞋的底樣,嫁衣云襟子上的圖案,或舊式方枕兩端的紋樣。
至今安徽阜陽的繡花鞋,就是通過剪紙的方式,再用針線縫制。
新中國成立后,阜陽剪紙得到了充分的發(fā)展。特別是上世紀 60 年代,安徽省和阜陽地區(qū)文化部門派出專門部門收集和整理阜陽剪紙作品,編輯出版了《安徽阜陽剪紙集》。并培養(yǎng)農(nóng)民剪紙創(chuàng)作隊伍。
1976 年起,阜陽文化部門對全地區(qū)(包括亳州等市縣)剪紙作者進行普查,搜集整理作品,據(jù)統(tǒng)計當時阜陽民間剪紙作者近千人。
阜陽剪紙藝人陳之仁、呂鳳毛、王家和、程建禮、賈培秀、戴氏三姐妹等都在這次普查中相繼被發(fā)現(xiàn)。
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馮驥才在“阜陽剪紙歌”中題到“雙手能而巧,心靈慧亦聰。紙隨刀剪轉,須臾萬象生。”
1978 年起阜陽剪紙在合肥、上海、北京、南京、濟南、深圳、洛陽、沈陽、武漢、貴陽、成都、哈爾濱、烏魯木齊等地及日本等國舉辦剪紙展覽。并被《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農(nóng)民報》等報紙介紹并發(fā)表剪紙作品。
1980 年 1 月,建立全國第一個剪紙學術組織,阜陽剪紙研究會。1983 年由安徽省文化廳批準成立阜陽民間美術研究室,該部門今天仍然為阜陽剪紙的發(fā)展、傳承起著重要的組織作用。
該部門于成立前期的 1982 年至 1996 年出版 11 期《民間美術》雜志,記錄了阜陽當時大量的剪紙作品與活動,還刊登了很多著名學者、專家的文章,是當時比較有影響的民間藝術刊物,成為與其它地區(qū)民間藝術交流的媒介。
阜陽地區(qū)的文化部門還曾經(jīng)出版多部圖冊,如《安徽阜陽剪紙集》、《阜陽剪紙集》、《阜陽剪紙精品集》等。并有中央新聞電影制片廠、上海科教電影制片廠、中央電視臺、上海、山東、安徽等省市電視臺拍攝阜陽剪紙專題片。
這些專題片及報道播出后,全國很多專家、學者、剪紙藝術家紛紛前來考察阜陽剪紙,開始研究阜陽剪紙藝術及其學術價值。
1987 年、1996 年曾在阜陽兩次召開全國剪紙學術研究會。1988 年,劉繼成與王家和合作的剪紙作品“紅樓夢”被作為饋贈聯(lián)合國的禮品。
阜陽的界首市被文化部批準為“中國民間剪紙藝術之鄉(xiāng)”;
2002年農(nóng)民剪紙藝人程建禮被中國剪紙研究會評為中國剪紙大師;
2006 年,阜陽剪紙被命名為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
2008 年,阜陽剪紙被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一批名錄。
2009 年,阜陽市潁州區(qū)又被文化部批準為“中國民間剪紙藝術之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