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絲綢之路的沿途風(fēng)景
中國段絲綢之路沿線有著眾多的歷史文化古跡。主要有:被稱為世界第八奇跡的秦始皇兵馬俑、保存釋迦牟尼佛骨的法門寺、敦煌莫高窟、麥積山石窟、長城嘉峪關(guān)和漢代烽燧遺址、著名的藏傳佛教寺院塔爾寺、絲路重鎮(zhèn)高昌故城遺址。
絲綢之路沿線的自然景觀,奇特而壯麗。青海湖鳥島、巴音布魯克草原的天鵝自然保護區(qū)和天山深處的天池、青海的鹽湖、羅布泊的雅丹地貌、吐魯番的火焰山和克拉瑪依的魔鬼城等等,均為絲路增添了無窮的魅力。
擴展資料:
絲綢之路在中國境內(nèi)所涵蓋的地域,跨越了中國的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省份、自治區(qū)。這里居住著眾多的少數(shù)民族,他們熱情好客,能歌善舞。
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發(fā)展歷史,各自保留著其獨特的民族特色、傳統(tǒng)文化和宗教信仰。在各民族聚集地區(qū),游客可體驗當(dāng)?shù)孛褡迳?、欣賞民族歌舞、參加當(dāng)?shù)鼐用竦幕槎Y和歡度節(jié)日,選購精美的民族手工藝品。
2. 絲綢之路沿線旅游景點
古老的絲綢之路,所經(jīng)重要古代城市:西安、寶雞、西寧、天水、定西、平?jīng)?、蘭州、武威、張掖、嘉峪關(guān)、敦煌、哈密、烏魯木齊、石河子、伊寧、樓蘭、吐魯番、庫爾勒、庫車、阿克蘇、若羌、且末、和田、葉誠、喀什。
沿途美景:秦兵馬俑、半坡村、大雁塔、華清池、敦煌莫高窟、拉卜楞寺、炳靈寺、麥積山、河西走廊、嘉峪關(guān)、白塔山、白云觀、青海湖、鳥島、塔爾寺、日月山、倒淌河、龍羊峽、克孜爾千佛洞、庫木吐拉千佛洞、克孜爾尕哈千佛洞、森木塞姆千佛洞、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樓蘭古城、高昌故城、交河故城、火焰山、哈密王陵、博斯騰湖、鐵門關(guān)、香妃墓、艾提尕爾清真寺等。
3. 絲綢之路路過的景點
大唐不夜城
大唐不夜城大唐不夜城以盛唐文化為背景,以唐風(fēng)元素為主線,建有大雁塔北廣場、玄奘廣場、貞觀廣場、創(chuàng)領(lǐng)新時代廣場四大廣場,西安音樂廳、陜西大劇院、西安美術(shù)館、曲江太平洋電影城等四大文化場館,大唐佛文化、大唐群英譜、貞觀之治、武后行從、開元盛世等五大文化雕塑,是西安唐文化展示和體驗的首選之地。
鐘樓 、鼓樓
歷經(jīng)歲月滄桑,如今巨鼓早已不存,惟余鼓樓巍然聳立。西安鐘樓記錄著西安滄海桑田的歷史,它銘刻著西安人心中的悲愴與驕傲。
大唐芙蓉園
大唐芙蓉園內(nèi)建有紫云樓、仕女館、御宴宮、杏園、芳林苑、鳳鳴九天劇院、唐市等許多仿古建筑,是中國最大的仿唐皇家建筑群。
秦始皇兵馬俑
兵馬俑,秦俑豐富而生動地塑造了多種具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其風(fēng)格渾厚、洗練,富于感人的藝術(shù)魅力,是中國古代塑造藝術(shù)臻于成熟的標(biāo)志。它既繼承了戰(zhàn)國以來中國的陶塑傳統(tǒng),又為唐代塑造藝術(shù)的繁榮奠定了基礎(chǔ),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人類古代精神文明的瑰寶”。
4. 絲綢之路的旅游線路
陸上絲綢之路起源于西漢,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的,以首都長安即現(xiàn)在的西安為起點,經(jīng)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并連接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
陸上絲路:包括草原森林絲路、沙漠綠洲絲路。前者存在于先秦時期,后者繁榮于漢唐。沙漠綠洲絲路延續(xù)千余年,沿線文物遺存多,是絲路的主干道。
草原森林絲路從黃河中游北上,穿蒙古高原,越西伯利亞平原南部至中亞分兩支,一支西南行達波斯轉(zhuǎn)西行,另一支西行翻拉爾山越伏爾加河抵黑海濱。兩路在西亞輻合抵地中海沿岸國家。
沙漠綠洲絲路是北方絲路的主干道,全長7000多公里,分東、中、西3段。東段自長安至敦煌,較之中西段相對穩(wěn)定,但洛陽、長安以西又分3線。
5. 沿著絲綢之路旅行
(1)“絲綢之路”的開通大約在公元前4世紀(jì)至公元前1世紀(jì)之間。絲綢之路一般可分為三段,而每一段又都可分為北中南三條線路。
東段:從長安到玉門關(guān)、陽關(guān)。(漢代開辟)
中段:從玉門關(guān)、陽關(guān)以西至蔥嶺。(漢代開辟)
西段:從蔥嶺往西經(jīng)過中亞、西亞直到歐洲。(唐代開辟)
(2)一帶一路的絲路新圖
1.北線A:
北美洲(美國,加拿大)——北太平洋——日本、韓國——東海(日本海)——海參崴(扎魯比諾港,斯拉夫揚卡等)——琿春——延吉——吉林——長春——蒙古國——俄羅斯——歐洲(北歐,中歐,東歐,西歐,南歐)
2.北線B:北京——俄羅斯——德國——北歐
3.中線:
北京——鄭州----西安——烏魯木齊——阿富汗——哈薩克斯坦——匈牙利——巴黎
4.南線:
泉州——福州——廣州——海口——北?!觾?nèi)——吉隆坡——雅加達——科倫坡——加爾各答——內(nèi)羅畢——雅典——威尼斯
5.中心線:
連云港——鄭州——西安——蘭州——新疆——中亞——歐洲
6. 絲綢之路的沿途風(fēng)景圖片
絲綢之路東起長安(今西安),沿途主要經(jīng)中亞五國、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希臘、意大利等國,達地中海東岸,全長7000多公里。
絲綢之路全長7000多公里,中國境內(nèi)的絲綢之路總長4000多公里,沿途經(jīng)過中國今天的陜西、甘肅、新疆等地區(qū)。
在新疆境內(nèi)分南、北、中三道,最終從新疆阿力麻里(今伊犁)和喀什葛爾(喀什)通向中亞。
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西方所有政治經(jīng)濟文化往來的主要通道,總的來看,絲綢之路至少存在三條主要路線,中國境內(nèi)經(jīng)過陜西、甘肅、新疆三省,沿途主要經(jīng)中亞五國、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希臘、意大利等國。
7. 絲綢之路的沿途風(fēng)景有哪些
東漢絲綢之路的主要途經(jīng)地點是自雒陽西行,經(jīng)長 安(今西安西北)、隴西郡狄道(今甘肅臨洮)、張掖郡穌得(今甘肅張掖西北)、敦煌郡敦煌(今甘肅敦煌),走北道出玉門關(guān),傍天山西行,經(jīng)伊吾(今新疆哈密西)、 疏勒(今新疆喀什),過蔥嶺。經(jīng)過地形區(qū)有關(guān)中平原、河西走廊、吐魯番盆地、塔里木盆地、昆侖山脈、帕米爾高原等。
8. 絲綢之路沿途風(fēng)景的特點
漢代時絲綢之路的作用是促進了中西方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對促成漢朝的興盛也產(chǎn)生了積極的作用。
絲綢之路是一條東西文化交流之路。在科學(xué)技術(shù)方面,中國的四大發(fā)明——造紙術(shù)、印刷術(shù)、火藥、指南針,就是通過絲綢之路傳到西方的各國的。西方的數(shù)學(xué)、天文學(xué)、地理學(xué)、化學(xué)等科學(xué)知識,也隨著商人和文化交流的隊伍來到中國。
在生活用品方面,中國向西方輸出了精美的絲綢、瓷器、茶葉等,而波斯的絲織品、各國的金銀器和其他的商品也進入了中國。
此外,東西方的宗教文化也通過絲綢之路相互傳播。如當(dāng)時的長安就建有伊斯蘭教和景教的寺院,拜火教也在唐朝有一定的影響。通過絲綢之路進行宗教文化傳播的著名人物,就是唐朝的佛教僧人玄奘法師。
由于大批的官員、商人、學(xué)者和旅行家常年在絲綢之路上來來往往,有的還在沿途的城鎮(zhèn)停下來,在當(dāng)?shù)鼐幼?、通婚。他們的生活方式相互影響,促進了民族的融合,也帶來了沿途各國的繁榮和昌盛。
9. 絲綢之路的沿途風(fēng)景描寫
絲綢之路分為沙漠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沙漠絲綢之路分東、中、西3段。東段自長安至敦煌,中段由敦煌至蔥嶺或怛羅斯,西段由蔥嶺至羅馬。海上絲綢之路主要有三條:1、東洋航線由中國沿海港至朝鮮、日本。2、南洋航線由中國沿海港至東南亞諸國。3、西洋航線由中國沿海港至南亞、阿拉伯和東非沿岸。
沙漠綠洲絲路是北方絲路的主干道,全長7000多公里,分東、中、西3段。東段自長安至敦煌,其中,長安以西又分3線:
1、北線由長安,沿渭河至虢縣(今寶雞),過汧縣(今隴縣),越六盤山固原和海原,沿祖厲河,在靖遠(yuǎn)渡黃河至姑臧(今武威),路程較短,沿途供給條件差,是早期的路線。
2、南線由長安,沿渭河過隴關(guān)、上邽(今天水)、狄道(今臨洮)、枹罕(今臨夏),由永靖渡黃河,穿西寧,越大斗拔谷(今偏都口)至張掖。
3、中線與南線在上邽分道,過隴山,至金城郡(今蘭州),渡黃河,溯莊浪河,翻烏鞘嶺至姑臧。南線補給條件雖好,但繞道較長,因此中線后來成為主要干線。
南北中三線會合后,由張掖經(jīng)酒泉、瓜州至敦煌。
中段:敦煌至蔥嶺(今帕米爾高原)或怛羅斯(今哈薩克斯坦的江布爾城)。
自玉門關(guān)、陽關(guān)出西域有兩道:從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車為南道,南道西逾蔥嶺則出大月氏、安息。自車師前王庭(今吐魯番),隨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今喀什)為北道。北道西逾蔥嶺則出大宛、康居、奄蔡(黑海、咸海間)。北道上有兩條重要岔道:一是由焉耆西南行,穿塔克拉瑪干沙漠至南道的于 闐;一是從龜茲(今庫車)西行過姑墨(阿克蘇)、溫宿(烏什),翻拔達嶺(別壘里山口),經(jīng)赤谷城(烏孫首府),西行至怛羅斯。
由于南北兩道穿行在白龍堆、哈拉順和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條件惡劣,道路艱難。東漢時在北道之北另開一道,隋唐時成為一條重要通道,稱新北道。原來的漢北道改稱中道。新北道由敦煌西北行,經(jīng)伊吾(哈密)、蒲類海(今巴里坤湖)、北庭(吉木薩爾)、輪臺(半泉)、弓月城(霍城)、砕葉(托克瑪克)至怛羅斯。
西段:蔥嶺(或怛羅斯)至羅馬。絲路西段涉及范圍較廣,包括中亞、南亞、西亞和歐洲,歷史上的國家眾多,民族關(guān)系復(fù)雜,因而路線常有變化,大體可分為南、中、北3道:
1、南道由蔥嶺西行,越興都庫什山至阿富汗喀布爾后分兩路,一西行至赫拉特,與經(jīng)蘭氏城而來的中道相會,再西行穿巴格達、大馬士革,抵地中海東岸西頓或貝魯特,由海路轉(zhuǎn)至羅馬;另一線從白沙瓦南下抵南亞。
2、中道(漢北道)越蔥嶺至蘭氏城西北行,一條與南道會,一條過德黑蘭與南道會。
3、北新道也分兩支,一經(jīng)鈸汗(今費爾干納)、康(今撒馬爾罕)、安(今布哈拉)至木鹿與中道會西行;一經(jīng)怛羅斯,沿錫爾河西北行,繞過咸海、里海北岸,至亞速海東岸的塔那,由水路轉(zhuǎn)刻赤,抵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爾)。
海上絲路起于秦漢,興于隋唐,盛于宋元,明初達到頂峰,明中葉因海禁而衰落。海上絲路的重要起點有泉州、番禺(今廣州)、明州(今寧波)、揚州、登州(今蓬萊)、劉家港等。同一朝代的海上絲路起點可能有兩處乃至更多。規(guī)模最大的港口是廣州和泉州。廣州從秦漢直到唐宋一直是中國最大的商港。明清實行海禁,廣州又成為中國唯一對外開放的港口。泉州發(fā)端于唐,宋元時成為東方第1大港。
歷代海上絲路,亦可分三大航線:
1、東洋航線由中國沿海港至朝鮮、日本。
2、南洋航線由中國沿海港至東南亞諸國。
3、西洋航線由中國沿海港至南亞、阿拉伯和東非沿海諸國。
10. 絲綢之路沿線風(fēng)景
沙漠綠洲絲路是北方絲路的主干道,全長7000多公里,分東、中、西3段。東段自長安至敦煌,較之中西段相對穩(wěn)定,但長安以西又分3線:
①北線由長安,沿渭河至虢縣(今寶雞),過汧縣(今隴縣),越六盤山固原和海原,沿祖厲河,在靖遠(yuǎn)渡黃河至姑臧(今武威),路程較短,沿途供給條件差,是早期的路線。
②南線由長安,沿渭河過隴關(guān)、上邽(今天水)、狄道(今臨洮)、枹罕(今臨夏),由永靖渡黃河,穿西寧,越大斗拔谷(今偏都口)至張掖。
③中線與南線在上邽分道,過隴山,至金城郡(今蘭州),渡黃河,溯莊浪河,翻烏鞘嶺至姑臧。南線補給條件雖好,但繞道較長,因此中線后來成為主要干線。
南北中三線會合后,由張掖經(jīng)酒泉、瓜州至敦煌。中段。敦煌至蔥嶺(今帕米爾高原)或怛羅斯(今哈薩克斯坦的江布爾城)。
絲綢之路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
自玉門關(guān)、陽關(guān)出西域有兩道:從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車為南道,南道西逾蔥嶺則出大月氏、安息。自車師前王庭(今吐魯番),隨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今喀什)為北道。北道西逾蔥嶺則出大宛、康居、奄蔡(黑海、咸海間)。北道上有兩條重要岔道:一是由焉耆西南行,穿塔克拉瑪干沙漠至南道的于 闐;一是從龜茲(今庫車)西行過姑墨(阿克蘇)、溫宿(烏什),翻拔達嶺(別壘里山口),經(jīng)赤谷城(烏孫首府),西行至怛羅斯。
由于南北兩道穿行在白龍堆、哈拉順和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條件惡劣,道路艱難。東漢時在北道之北另開一道,隋唐時成為一條重要通道,稱新北道。原來的漢北道改稱中道。新北道由敦煌西北行,經(jīng)伊吾(哈密)、蒲類海(今巴里坤湖)、北庭(吉木薩爾)、輪臺(半泉)、弓月城(霍城)、砕葉(托克瑪克)至怛羅斯。西段。蔥嶺(或怛羅斯)至羅馬。絲路西段涉及范圍較廣,包括中亞、南亞、西亞和歐洲,歷史上的國家眾多,民族關(guān)系復(fù)雜,因而路線常有變化,大體可分為南、中、北3道:
①南道由蔥嶺西行,越興都庫什山至阿富汗喀布爾后分兩路,一西行至赫拉特,與經(jīng)蘭氏城而來的中道相會,再西行穿巴格達、大馬士革,抵地中海東岸西頓或貝魯特,由海路轉(zhuǎn)至羅馬;另一線從白沙瓦南下抵南亞。
②中道(漢北道)越蔥嶺至蘭氏城西北行,一條與南道會,一條過德黑蘭與南道會。
③北新道也分兩支,一經(jīng)鈸汗(今費爾干納)、康(今撒馬爾罕)、安(今布哈拉)至木鹿與中道會西行;一經(jīng)怛羅斯,沿錫爾河西北行,繞過咸海、里海北岸,至亞速海東岸的塔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