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祖由來已久,主要就是追思故人,祈求祖宗保佑。這個理念延續(xù)至今。清明這個節(jié)日,就要追溯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重耳和介子推的故事了(前幾天的問答題中已敘述)。
蹴鞠其實就是一項古代的體育運動,起源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齊國故都臨淄。因為儒家思想重文輕武,提倡"和"、"中庸",輕視爭斗,所以逐漸演變成表演的形式。
踏青是遠古農(nóng)耕祭祀的迎春習俗。古代沒有工業(yè),以農(nóng)耕為本,所以很重視農(nóng)耕祭祀,當朝的皇帝也會親自主持祭祀儀式,祁求上蒼風調(diào)雨順,穩(wěn)固江山。
風箏,相傳由墨子研究三年而做一成了一只木風箏,放了一天就壞了。后來,魯班根據(jù)墨子的理念,用竹子做了一只風箏,稱為"木鵲",飛了三天之久。放風箏是為了懷念故去的親友,把對親人的懷念寄托在風箏上,傳給死去的親友。
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清明有什么習俗?
謝邀!清明節(jié)在我們這里一般都是祭掃先人的墓地,填土、送花兒、燒紙錢來祭奠故去的親人。近年政府有關(guān)部門對此有防火的要求,大多都不燒紙了。還有寒食節(jié)的一說兒,就是不動火做飯,吃前邊做好了的食物。這個事兒只是說說罷了,沒見誰家那樣做。記得在我還年少的時候,我母親會在這一天里給我們做粘食,最代表性的就是豆面卷子??!吃過的人一定知道這食品是蠻好吃的??!想想那時候什么食品都很純的,做熟了不吃都一種撲鼻的香味兒襲襲而來,就別說吃到了,滋味兒就可想而知啦!還有母親做的雞蛋糕兒,因為那時候都是缺糧的年代,物質(zhì)自然困乏,平時是撈不到雞蛋糕吃的??!在我們家,父母領(lǐng)五個孩子過日子,生活條件顯然不富裕,能吃上這樣的一頓飯只有是每年一次,也就是清明節(jié)這天了。還有個菜是酸菜絲熬土豆絲兒,因為缺糧自然也就缺錢缺一切物質(zhì)了,所以不富裕的人家只能是省著過,平時積攢的酸菜和土豆拿出來這天吃上這么一頓飯。先把土豆熬開鍋了之后別段火兒,燒幾分鐘之后,再下酸菜。因為土豆絲有個特性,它要是和酸菜一起下鍋那土豆絲得老挺了,就沒得吃了。記得母親做出來的這樣一頓飯,給我們這些少不更事的孩子們吃,當時只知道是非常好吃,吃過一次總不忘懷,直到現(xiàn)在還很懷念母親做的那樣的一頓飯呢!可是,可是……母親已經(jīng)都不在了,懷念母親的情懷甚猶!很多事隨著母親的過世都只能是回憶和懷念了??!清明節(jié)在我們家的一頓飯:豆面卷子;雞蛋糕;土豆絲熬酸菜,是我一生中最最懷念和最最難忘的一頓飯??!它雖然算不上我們當?shù)氐牧曀祝墒撬阋阉愕蒙衔覀兗业囊粋€習俗??!母親的節(jié)儉習俗能使我們這些困難時期成長起來的孩子,吃上這樣一頓、一年、一次、一生、一世都不能忘懷的一頓飯,即使不成習俗它也足已形成了我們家的傳統(tǒng)啦!尤其懷念這頓飯,更懷念我的母親……! (由于時間倉促碼的粗糙望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