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亚洲,男男大片免a费观看视频,999国内精品永久免费视频,国产福利91精品一区二区

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頁 » 風土人情

中國人有哪些與眾不同的特點?

2021年09月19日 15:48:32120

中國人跟世界上其它民族的本質特征,就是精神上的中國式思維模式,這種模式其實是當前三種哲學思維模式之一。這三種思維模式有什么不同呢?人類所面對的世界現象是共同的,但是世界現象的構成包括兩大類:其一,是個體,似乎它們是獨立自存的;其二,是個體與個體之間的關聯關系,似乎這種現象是個體與個體組合所決定的。

這兩類構成要素,相互是什么關系呢?希臘羅馬哲學的原則是,不否認關系,但是,關系是個體的屬性,個體決定關系。這是基本立場。印度哲學尤其是大乘佛教認為,萬物都是毛線團一般的東西,所謂個體,都是毛線團纏繞在一起的假象,真相是個體是關系的屬性,世上只存在關系,也就是“緣”。中國哲學認為,所謂關系、所謂個體,是同一種玩意兒在不同情況下的顯現,不能說誰主誰次,關系與個體在邏輯體系中,是等價的要素,簡單把一種歸為另一種,本身就是沒有看清現實。

所以,基于亞里士多德實體說基礎上的西方,基本上基于實體式思維去認知世界、思維世界、展開實踐行動。機械物理科學,是這么催生的。這是一種自然數的思維。基于“緣起緣滅”的關系式思維,類似數學中的“集合”思維,一切都是集合體,這種看法也很高明?;凇兑捉洝返摹瓣P系式實體思維”,或者說是“實體式關系思維”,最晚到改革開放前中國人認知世界的模式,是這樣的。

世界的任何一種現象,在中國人看來,就類似一個“卦”,是動態(tài)變化可以“變卦”的。為什么可以“變卦”?因為“卦”本身,代表的是宇宙間六十四類關系狀態(tài)的可能性,這種關系,就是兩個“八卦”之一彼此聯動構成的。所謂的八卦是實體嗎?其實八卦只是時間“靜態(tài)”情況下的八種可能性,是由兩種要素的關系狀態(tài)決定的。如果非要劃分萬物狀態(tài)的不一樣,最大的歸類可能,就是劃分為對立的兩種,所以說,萬物的構成要素,只可能有兩種。但是,這兩種要素怎么構成萬物?從動態(tài)的可能性上看,也只能是兩種。所以,要素加關系,四種可能性的排列組合,構成八種最終的可能性,這就是八卦。但是,這是從個體的立場歸納的。如果從關系的立場再歸納,排列組合就是六十四種。所以,《易經》講到六十四卦就停止了。中國式思維,是建立在《易經》思維基礎上的。

但是,除此之外的現在社會上流行的《易經》運用,大多數是胡扯,尤其是算命,不過是一種數學運算模型借《易經》彰顯自己的牛罷了。根本上的本質,是中國人思維模式上即重視個體,也重視關系,兩種是一件事,同時又是兩件事。宋代張載把這種情況,歸納為“一物兩體,此天之所以參也”。

這三種思維模式那種正確?都正確。中國人跟純西方人交流,往往很受沖擊,其實,他們也很受心靈的折磨,因為,思維模式存在根本的不一樣。中國人看佛經,很燒腦,其實,是思維模式的不一樣。但是這不是說哪種思維模式更正確,世界是同一個世界,矛盾律、同一律等等邏輯上的過程,都是一樣的,只是人自身的精神出發(fā)點不同罷了。事實上,不同的出發(fā)點,也完全可以達成相同的成就。例如量子物理,其實是走向了關系式思維看世界的路向,再例如系統(tǒng)論,這是走向了關系加實體的思維路向,這都是西方人從實體式思維出發(fā)所達到的成就。

中華文化在今天,是地球上的弱勢文化,中國式思維是不是也能創(chuàng)造出同樣的輝煌呢?這個問題,那就要等歷史回答了。就我本人而言,比較樂觀,應該沒問題。

評論列表暫無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