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稷山李氏家宴
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學家。字復之,號遁庵,別號菊莊。絳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與弟成己并負才名,趙秉文目之為“二妙”,大書“雙飛”二字名其居里。
哀宗時與其弟段成己先后中進士,但入仕無門,在山村過著閑居生活。金亡,避亂龍門山中(今山西河津黃河邊),時人贊為“儒林標榜”。蒙古汗國時期,與友人遨游山水,結(jié)社賦詩,自得其樂。元憲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詞曲,有《遁齋樂府》。
2. 稷山李氏家宴訂餐電話
概述 山西之名,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春秋時期,大部分地區(qū)為晉國所有,所以簡稱“晉”;戰(zhàn)國初期,韓、趙、魏三家分晉,因而又稱“三晉”。全省總面積15。6萬平方公里,總?cè)丝诮?400萬人,省會為太原,省內(nèi)轄11個地級市,119個縣、市、區(qū)?! 救丝凇俊 ?392.58萬人(據(jù)2007年底省統(tǒng)計局的抽樣統(tǒng)計)。
其中,城鎮(zhèn)的人口為1493.75萬人,占總?cè)丝诘?4.03%;居住在鄉(xiāng)村的人口為1898.83萬人,占總?cè)丝诘?5.97%; 男性為1735.34萬人,占總?cè)丝诘?1.15%;女性為1657.24萬人,占總?cè)丝诘?8.85%;全省共有家庭戶993.21萬戶,平均每個家庭戶人口為3.37人。
行政區(qū)劃 太原市:杏花嶺區(qū) 小店區(qū) 迎澤區(qū) 尖草坪區(qū) 萬柏林區(qū) 晉源區(qū) 古交市 清徐縣 陽曲縣 婁煩縣 大同市:城 區(qū) 礦 區(qū) 南郊區(qū) 新榮區(qū) 陽高縣 天鎮(zhèn)縣 廣靈縣 靈丘縣 渾源縣 左云縣 大同縣 陽泉市:城 區(qū) 礦 區(qū) 郊 區(qū) 平定縣 盂 縣 長治市:城 區(qū) 郊 區(qū) 潞城市 長治縣 襄垣縣 屯留縣 平順縣 黎城縣 壺關(guān)縣 長子縣 武鄉(xiāng)縣 沁 縣 沁源縣 晉城市:城 區(qū) 澤州縣 高平市 陽城縣 陵川縣 沁水縣 朔州市:朔城區(qū) 平魯區(qū) 山陰縣 應 縣 右玉縣 懷仁縣 晉中市:榆次區(qū) 介休市 太谷縣 祁 縣 平遙縣 靈石縣 壽陽縣 昔陽縣 和順縣 左權(quán)縣 榆社縣 運城市:鹽湖區(qū) 空港新區(qū) 永濟市 河津市 芮城縣 臨猗縣 萬榮縣 新絳縣 稷山縣 聞喜縣 夏 縣 絳 縣 平陸縣 垣曲縣 忻州市:忻府區(qū) 原平市 定襄縣 五臺縣 代 縣 繁峙縣 寧武縣 靜樂縣 神池縣 五寨縣 岢嵐縣 河曲縣 保德縣 偏關(guān)縣 臨汾市:堯都區(qū) 侯馬市 霍州市 曲沃縣 翼城縣 襄汾縣 洪洞縣 古 縣 安澤縣 浮山縣 吉 縣 鄉(xiāng)寧縣 蒲 縣 大寧縣 永和縣 隰 縣 汾西縣 呂梁市:離石區(qū) 孝義市 汾陽市 文水縣 中陽縣 興 縣 臨 縣 方山縣 柳林縣 嵐 縣 交口縣 交城縣 石樓縣。
3. 稷山李家大院
鹽湖區(qū)里有:中國死海,解州關(guān)帝廟,常平關(guān)帝家廟,舜帝陵,鳳凰谷森林公園,泛舟禪師塔,池神廟......
要說整個運城市那就多了:
永濟市
普救寺-愛情圣地AAAA級五老峰-國家級森林公園
鸛雀樓-中華四大名樓之一黃河大鐵牛-中華瑰寶
王官峪-國家級風景名勝萬固寺-中條第一禪林
蒲津渡遺址-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棲巖寺塔-北周建德年間建寺
扁鵲墓與扁鵲廟-古代神醫(yī)楊貴妃故里-唐代大美人
舜帝山-山水文園
新絳縣-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龍興寺-會冒煙的奇塔龍興塔絳守居園池-僅存隋代官家園林
文廟-特色的古建筑群落天主教堂-哥特式教堂
稷益廟-供奉后稷和伯益的廟堂福勝寺-唐代古寺
白臺寺-鄉(xiāng)村邊的小寺院絳州三樓(鼓、鐘、樂樓)-全國僅此三樓鼎立
碧落碑-書法史上的珍品清真寺-西亞伊斯蘭教堂建筑風格
芮城縣
永樂宮-壁畫藝術(shù)寶庫(大純陽萬壽宮)圣壽寺舍利塔-宋代畫風清晰可辨
\河遺址-舊石器文化遺址西侯度遺址-舊石器文代遺址
大禹渡-黃河名珠廣仁王廟-古魏城城垣遺址內(nèi)
圣天湖-黃土高原第一湖
垣曲縣
歷山風景區(qū)-華北最大原始森林小浪底風景區(qū)-國家重點水利工程
望仙風景區(qū)-北方的九寨溝蝴蝶山莊度假村-望仙風景區(qū)
萬榮縣
后土祠-中華祖祠飛云樓-天下第一木樓
李家大院-晉南獨一無二巨商豪宅薛瑄家廟-明代思想家
萬榮笑話博覽園-笑文化基地
稷山縣
青龍寺-元代壁畫代表稷王廟-農(nóng)神廟宇之冠
稷山大佛寺-土雕大佛氣勢雄偉宋金墓群-地下宮殿
稷山法王廟-元代遺風的明代建筑珍品
夏縣
司馬溫公祠(司馬光)-史勝故地泗交風景區(qū)-避暑勝地
夏縣溫泉-游覽與療養(yǎng)的好去處堆云洞景區(qū)-小布達拉宮
禹王城遺址-戰(zhàn)國舊城
河津市
真武廟-藏麟臥龍道教圣地(九龍廟)龍門-傳說中鯉魚跳龍門
薛仁貴故里-唐朝名將
聞喜縣
中華宰相村-裴柏村聞喜文廟
平陸縣
傅說廟-古文中的“版筑”還記得嗎?
絳縣
東華山-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門票最低太陰寺-佛教古寺
臨猗縣
臨猗雙塔-有“雙塔交影”之稱
4. 稷山李氏家宴飯店電話
“一擔挑”、“連襟”、“連橋”三個詞語意思相同,均指姊妹丈夫之間的互稱或合稱。其中:
1、“連襟”是雅言或書面語言,在古代的時候便早已有了此稱呼。
2、“一擔挑”原義是指相連的人或物,生活中是“連襟”的方言說法,常見于四川、河北南部。
3、“連橋”是“連襟”的又稱。
擴展資料
1、我國人口較多,比較復雜,所以講不通的方言分區(qū)處理分析。按照現(xiàn)代通俗的分法,現(xiàn)代漢語方言可分為七大方言區(qū)。即官話方言,吳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粵方言、贛方言。
2、就拿親屬稱謂中常見的“娘”和對“母親”的稱呼來說就獨具特色?!澳铩痹谏綎|、河南等方言中指“母親”,但在晉南方言中并不用來稱呼母親,而是指稱別的親屬和對象。
3、山西方言中“連襟”的稱謂就是一個典型。在山西方言中則俗稱為“擔子”、“挑川”、“挑擔”或“夜不?!?,也有叫“連襟”的。
4、叫“連襟”的方言區(qū)有:北區(qū)的山陰、大同縣,朔州的平魯區(qū),忻州以及河曲、偏關(guān)、保德、五臺等地;西區(qū)的交口縣;中區(qū)的榆社、太谷、平遙、陽泉;東南區(qū)的長治等地。稱為“挑擔”的地區(qū)為:北區(qū)的渾源、靈丘等;西區(qū)的中陽、柳林、離石、臨縣等;南區(qū)的洪洞、臨汾、聞喜、稷山等。大同市廣靈則稱為“夜不停”或“挑擔”。運城芮城稱為“擔子”。晉南左權(quán)稱為“挑川”。
5. 稷山李氏家宴地址
崔姓的起源有四個:一、源于姜姓,出自西周時齊國君主齊丁公伋嫡長子季子的封地,屬于以封邑名稱為氏。 據(jù)史籍《唐書·宰相世系表》及《元和姓纂》等資料記載,炎帝神農(nóng)氏后裔,西周時期齊國國君丁公伋的嫡子季子曾食采于崔邑(今山東鄒平縣魏橋鎮(zhèn)崔八村),子孫以邑為氏,是為山東崔氏。姜太公的兒子丁公佶,是西周時期齊國的第二代國君,他有個嫡子叫季子,本來應按禮制繼承齊國君位,但他卻讓位給弟弟姜叔乙(乙公得),自己則住到食采地崔邑(崔城,今山東鄒平魏橋鎮(zhèn)崔八村)逍遙自得。 在姜季子的后裔子孫和邑地住民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崔氏,世代相傳至今已有三千余千年的歷史,史稱崔氏正宗,現(xiàn)在山東省鄒平縣魏橋鎮(zhèn)崔八村建有全國性崔氏大宗祠。西周初年,炎帝裔孫姜尚因輔佐文王、武王建周有功,被分封于齊,建齊國,為公爵。數(shù)傳至齊丁公時,有長子姜季子應襲公爵,但辭而不受,讓位于胞弟叔乙。叔乙繼位后,把崔邑(今山東鄒平魏橋鎮(zhèn)崔八村)一帶的地方賞賜給他作為食邑。從此,季子的子孫便在崔邑居住下來,后來又把食邑的名稱崔當作姓氏,從而成為崔姓人。崔姓得姓以后,世代在齊國擔任重要官職,是當時的公卿世家之一。如季子八世孫崔杼是齊國權(quán)臣,獨攬朝政大權(quán)多年。后來由于他在政爭中失敗,崔姓才在齊國失去權(quán)勢,南遷魯國(今山東曲阜一帶)。秦朝時,崔杼裔孫崔意如被封為東萊侯。入漢以后,崔意如長子崔業(yè)襲封這一爵位,并在清河東武城(今河北清河東北)定居下來。崔業(yè)弟崔仲牟,另居博陵安平(今屬河北),二人的后代在漢魏南北朝及隋唐時各發(fā)展成為強宗大族,名賢輩出,史稱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為“七宗五姓”之首。由于兩支崔姓人繁衍眾多,加上仕宦遷徙等原因,崔姓又進一步分衍出鄭州崔氏、鄢陵崔氏、齊州崔氏、青州崔氏,以及清河大房崔氏、清河小房崔氏、博陵大房崔氏、博陵第二房崔氏、博陵第三房崔氏、南祖房崔氏等。光在唐代,崔姓就由清河、博陵二望分出10房崔氏,累計出了29位宰相。當時天下有“言貴姓者莫如崔盧李鄭王”的俗諺,崔姓被當作天下最著名的姓氏之一,公認為“天下第一高門,北方豪族之首”。二、源于高麗族,出自唐朝時期朝鮮半島新羅國留唐學生,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據(jù)《新唐書》所載,唐朝時期,朝鮮半島新羅國有崔氏。新羅國,是公元四世紀由三韓的辰韓斯盧部所建,都城為金城(今韓國慶尚道慶州)。從公元四世紀末起,新羅國先后與前秦、南齊、梁、北齊、陳、隋、唐登王朝通交,大力吸收中國漢文化。期間使用漢字并創(chuàng)造了用漢字標音的吏讀文。從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起,新羅設(shè)立國學,通讀《論語》、《禮記》等漢文經(jīng)典書籍。當時,包括僧侶在內(nèi)的新羅留唐學生很多,其中學有所成者亦不少,為朝鮮民族的文化發(fā)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唐朝時期,有大量新羅留唐學生因唐王朝的歷代宰相除了皇族李氏以外(有六十一人),就屬崔氏最多,足有三十六人,遂以其姓為漢姓,成為后來的高麗大姓崔姓氏族。高麗崔氏本源不一,分別有慶州、全州、東州、海州、朔寧、江隆、和順、江華、永川、耽津、雞林、水原、隋城、牛峰忠州、通川、陽川、開城、稷山、龍州、興海、楊州、漢南……等四十三個本貫派系,各不相屬,彼此之間沒有直系血緣關(guān)聯(lián)。[2] 明、清時期,有大量高麗崔氏進入中原,逐漸成為今朝鮮族崔氏。三、源于蒙古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據(jù)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崔珠克氏,亦稱赤穆特氏,源出蒙古察哈爾部,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nèi)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qū)),后有漢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Cuijuk Hala。清朝中葉以后,蒙古族、漢族崔珠克氏多冠漢姓為崔氏。四、源于其他少數(shù)民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彝族、回族、土族等少數(shù)民族中,均有崔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崔氏,世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