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養(yǎng)花的特點,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
泰國是產(chǎn)象大國,一向被稱為“象之國”。在泰國的密林間,經(jīng)常有象群出沒。泰國人與象關系密切,相處和諧。大象受到人們的尊重和關愛,而象也給人們多種幫助,尤其是在重體力勞動方面。
在泰國,白象被視為象征國運昌盛的國寶。泰國政府規(guī)定,白象是王室財產(chǎn),任何人發(fā)現(xiàn)白象,必須獻給王室(可獲報酬)。白象生活在皇宮中,被當作神獸,受到極佳的待遇。公元15世紀時,暹緬兩國曾為兩頭白象而發(fā)生戰(zhàn)爭,白象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泰國民間有一種傳說,認為人從象腹下穿過可走好運;孕婦走過象腹,會生產(chǎn)順利。因而,有人專門將飼養(yǎng)的象帶到街上,供人們穿過象腹,以獲取收入。
在泰國素輦府,每年11月下旬舉行富有特色的傳統(tǒng)宗教節(jié)日——象節(jié)。節(jié)日活動由檢閱戰(zhàn)象開始。人們給挑選出來的最美麗最威風最矯健的大象披上蓋布、彩帶,掛上小鈴鐺,然后裝扮一新的大象,傲然闊步行進在會場上。最后是表演節(jié)目。有“跑象拾物”:在跑道每隔10米處放一些小物件,如香蕉、瓶子、火柴盒等,最遠處放一面小旗。參賽的象在起點站好,一聲令下,個個向前奔跑,用長鼻子將小物件一個一個依次檢回到起點,最后先將小旗撿回的就是優(yōu)勝者;“象步跨入”:自告奮勇者成排臥在草地上,中間留一定距離,象要從一個一個人的身上跨過去,而臥地者則安然無損;“大象足球賽”:開場后,大象在馴象師的指揮下,用腳和鼻子截球、傳球,動作靈活有趣,常常引起觀眾的熱烈掌聲和笑聲;“人象拔河賽”:一只塊頭最大的象可和多達百名的人進行拔河比賽。還有一個節(jié)目是古代象陣表演。
在泰國北部南邦以北大約54公里的邦拉村,有一座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馴象學校?!皩W生”是從幼齡開始,4-5歲的小象入學接受訓練,大約10歲左右“畢業(yè)”,開始終生的艱苦勞作。16—42歲年齡段是最有工作能力的年富力強時期,到60歲“退休”,有的象可活到100歲。
象?!皩W生”從開始就有兩個終生陪伴的馴象師:脖上馴象師和腳旁馴象師。學習生活第一階段,是讓小象認識馴象師,熟悉他們發(fā)出的各種號令、指揮動作。先馴練走(循跡前進)、停、抬前腿、跪前腿、起立、四腳放平、臥倒,教它們幫助脖上馴象師上下。經(jīng)過一段馴練和一起生活,“學生”們熟悉了馴象師的聲音、命令指揮動作及他們的身體氣味后,如果有陌生人去牽時,它們就會大聲吼叫,不跟生人走。接著是“撿拾物品課”、“方向課”。前者是馴練“學生”用鼻子拾取物品,后者是馴練它們按脖上馴象師的指揮,找準各種不同的方向及轉(zhuǎn)身。
最主要的課程是勞動技能馴練,包括拖拉和搬運木材。馴象師首先將鋼鏈的一端系在象身上的勒具上,另一端系在一截樹段上,讓它們拖著走。接下來是馴練象用鼻子和牙搬運和碼放木材。與此同時,還馴練它們腳下躲避的工夫,以防萬一樹段從堆上滾下時被打傷。
最后的課程最輕松,“學生”們不干活,只聽“音樂”,就是馴象師敲打物件,撥弄弦子,用各種聲音刺激它們敏銳的耳鼓。還讓它們熟悉汽車以及森林交通工具的聲音,目的是使在寂靜山林中生活慣了的象,聽到各種聲音時不致受驚嚇。
“學員”的來源,一是馴養(yǎng)象生的小象,二是捕捉野象。每年旱季末,開始捕捉野象。這也要借助馴象。象夫騎馴象到野象經(jīng)常出沒的地方,緩緩地走著,野象把馴象當成領袖,跟著走進早已設好的柵門,當聰明的野象發(fā)覺“上當”要退回來時,為時已晚,結(jié)果被逼到院子里。捕到的野象經(jīng)過挑選,將不合格的放回山林,將合格的小象圈養(yǎng)幾年,去掉野性,變得溫順后,就可教它們工作了。
象的出生率很低,母象懷孕期長達21—23個月,而且每胎只產(chǎn)一只。所以,人們在開發(fā)利用象的智慧和勞力的同時,必須確保野象的生存空間和環(huán)境,切實保護它們免遭偷獵及其他殘害。泰國政府早在1921年就頒布了《野象保護法》,至今認識到這個問題重要性的人越來越多。
威尼斯的小艇叫貢都拉(音譯),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最早的貢都拉漆成五顏六色。從1562年起,貢都拉改漆黑色,直到現(xiàn)在。小艇的外形像新月,又像一張弓、一種樂器,給人以美好的聯(lián)想。劃船的船夫穿著統(tǒng)一的制服,戴著黃色的帽子,上面有一根紅色的飄帶,十分引人注目。
非洲人和彩色是因為非洲太熱了,臉又是黑的,很容易烤糊了,所以弄點彩色防止臉曬壞了.
德國人養(yǎng)花的風俗,泰國人和象的風俗,威尼斯的小艇和非洲人與彩色
2022年04月16日 20:33:1880
-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