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文化受地理因素影響,而地理環(huán)境分為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人文地理環(huán)境 ,它們對一個地域飲食文化的形成和發(fā)展產生著不同程度的影響。我國幅員遼闊 ,地理環(huán)境的地域差異大 ,這是形成我國豐富的飲食文化和眾多各具特色地方菜系的重要原因。1主食差異南米北面:我國南方氣候濕熱,盛產水稻,因此,以大米為主食;北方氣候相對干冷,適宜小麥等作物生長,因此,以面粉為主食。2口味差異南甜北咸:南方多雨,光熱條件好,盛產甘蔗,比起北方來,蔬菜更是一年幾茬。南方人被糖類“包圍”,自然也就養(yǎng)成了吃甜的習慣。我國北方地處溫帶季風氣候區(qū),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溫和多雨,氣溫年較差大,在過去,即使少量的蔬菜也得過冬,同時又不舍得一時“揮霍”掉,北方人便把菜腌制起來慢慢“享用”,這樣一來,北方大多數(shù)人也養(yǎng)成了吃咸的習慣。東辣西酸:山西人能吃醋,可謂“西酸”之首。他們吃飯前,往往先把醋瓶子拿過來,每人喝三調羹醋用以“解饞”。山西等地的“西方人”何以愛吃酸?打開中國地圖,可知這些地區(qū),特別是黃土高原、云貴高原及其周邊地區(qū)的水土中含有大量的鈣。因而他們的食物中鈣的含量也相應較多。這樣,通過飲食,易在體內引起鈣質淀積,形成結石。這一帶的勞動人民,經過長期的實踐經驗,發(fā)現(xiàn)多吃酸性食物有利于減少結石等疾病。久而久之,他們也就漸漸養(yǎng)成了愛吃酸的習慣。我國流傳有“貴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說。喜辣的食俗多與氣候潮濕的地理環(huán)境有關。我國東部地處沿海,東北的朝鮮族當?shù)貧夂驖駶櫠嘤?,春天多陰濕寒冷,而四川雖不處于東部,但其地處盆地,更是潮濕多霧,一年四季少見太陽,因而有“蜀犬吠日”之說。這種氣候導致人的身體表面濕度與空氣飽和濕度相當,難以排出汗液,令人感到煩悶不安,時間久了,還易使人患風濕寒邪、脾胃虛弱等病癥。經常吃辣可以驅寒祛濕,養(yǎng)脾健胃,對健康極為有利。3食材差異晉朝張華在《博物志》中說:“東南之人食水產,西北之人食陸畜”道出了我國飲食文化因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產生差異的現(xiàn)象。我國東部瀕臨太平洋、受夏季風影響明顯,降水豐沛,水產養(yǎng)殖也發(fā)達,人們就地取材;久而久之形成了“東南之人食水產”;而西北內陸地區(qū)距海遙遠,降水稀少,畜牧業(yè)發(fā)達,久而久之形成“西北之人食陸畜.習俗。4飲品差異東北人愛喝酒、南方人愛喝茶、青藏愛喝酥油茶、西北人愛喝磚茶等等這些也是與自然環(huán)境分不開的。
中國幅員遼闊,飲食習慣確實與地域有關聯(lián),所謂南甜北咸東辣西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