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春節(jié)習(xí)俗 小孩小孩你別饞, 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過幾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兒粘; 二十四,掃房日;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燉白肉; 二十七,宰公雞; 二十八,把面發(fā);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兒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紐。 北京人總是把逗福地倒著貼在門里、衣柜、水缸上,寓意著福到了。北京人在屋內(nèi)廷貼上逗抬頭見喜地,屋外貼上逗出門見喜地,院內(nèi)貼逗全院生輝地等春條。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飯(又稱團圓飯)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豐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飯要葷素一起上。有冷葷、大件和清口菜。冷葷有冷燉豬、羊肉、冷燉雞、鴨。大件有:紅燒肉、扣肉、米粉肉、紅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羅十、咸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葷素睡覺為主。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餃子,取其逗更歲交子之義逗。還總是把餃子包成元寶形,在餃子中放進糖、銅錢、花生、棗、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著日后生活甜蜜;吃到銅錢意味著有錢花;吃到花生意味著長壽,因花生又名長生果,吃到棗和栗子的意味著早立子…… 初一到初五北京人則要串親走友,相互拜年,請客送禮、逛廟會、逛廠甸。到了初五北京人稱逗破五地,百姓逗送窮地、商人逗開市地(初六正式開業(yè))。初五家家戶戶都要包餃子,稱之為逗捏小人嘴地,其意是一年之內(nèi)不犯逗小人地順順當(dāng)當(dāng)。一直到正月十五北京人才算是過完了春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