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國的黔、湘、鄂、川、滇、桂、瓊等省區(qū),以東南亞的老撾、越南、泰國等國家和地區(qū) 。
根據(jù)歷史文獻記載和苗族口碑資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于黃河中下游地區(qū),其祖先是蚩尤,“三苗”時代又遷移至江漢平原,后又因戰(zhàn)爭等原因,逐漸向南、向西大遷徙,進入西南山區(qū)和云貴高原。自明、清以后,有一部分苗族移居東南亞各國,近代又從這些地方遠徙歐美 。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分湘西、黔東和川黔滇三大方言。由于苗族與漢族長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漢語并用漢文 。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在2010年中國人口普查中,中國苗族總人口為9426007人,人口在少數(shù)民族中居第四位 。
概況
從中國苗族的分布情況看,其特點是大散居,小聚居。從人數(shù)上看,聚居的人多,散居的人少[3] 。
自治地方
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1952年11月26日)
貴州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1954年11月11日)
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56年7月23日)
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56年8月8日)
湖南城步苗族自治縣(1956年11月30日)
貴州松桃苗族自治縣(1956年12月31日)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57年9月20日)
云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1958年4月1日)
云南屏邊苗族自治縣(1963年7月1日)
貴州鎮(zhèn)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1963年9月11日)
貴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縣(1966年2月11日)
貴州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1981年12月31日)
貴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82年5月1日)
重慶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1983年11月7日)
重慶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1983年11月11日)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3年12月1日)
重慶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1984年11月10日)
云南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1985年)
云南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1985年)[1]
貴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1986年12月13日)
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1987年2月19日)
貴州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1987年11月)
貴州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1987年11月)
海南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1987年11月20日)
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1987年12月)
湖南麻陽苗族自治縣(1988年10月31日)
語言
苗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50年代初,中國科學院少數(shù)民族語言調查第二工作隊經(jīng)過實地考察,對各地苗語的構詞大致相同,而語音不同的特點進行科學研究后,將苗語劃分為三大方言,即:湘西方言,黔東方言,川黔滇方言(又稱東部言,中部方言,西部方言),和七個次方言,十八種土語。
湘西方言(東部方言)主要通行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黔東北的松桃苗族自治縣,湖北的恩施、宣恩、來鳳、鶴峰和重慶的秀山、酉陽、彭水等縣,分5種土語;
黔東方言(中部方言)主要通行于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三江侗族自治縣,湖南的靖州、會同等縣,貴州安順地區(qū)和黔西南、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部分苗族中,分5種土語;
川黔滇方言(西部方言)主要通行于貴州中部、西部、南部、北部和川南以及云南全省,分8種土語;此外,還有部分苗族操漢語、侗語、瑤語、布依語、壯語等其他民族語言。苗語的方言、次方言和土語盡管存在著一些差異,但相通部分仍占60%以上。
苗族服飾式樣繁多,色彩艷麗。《后漢書》中就有五溪。五溪:今湘西及貴州、四川、湖北交界處,因此地有五條溪流而得名。苗族“好五色衣裳”的記載;唐代大詩人杜甫也有“五溪衣裳共云天”的著名詩句。苗族婦女的服裝有百多種樣式,堪稱中國民族服裝之最。較有代表性的傳統(tǒng)“盛裝”,僅插在發(fā)髻上的頭飾就有幾十種。
苗族婦女上身一般穿窄袖、大領、對襟短衣,下身穿百褶裙。衣裙或長可抵足,飄逸多姿,或短不及膝,婀娜動人。便裝時則多在頭上包頭帕,上身大襟短衣,下身長褲,鑲繡花邊,系一幅繡花圍腰,再加少許精致銀飾襯托。苗族男子的裝束比較簡單,上裝多為對襟短衣或右衽長衫,肩披織有幾何圖案的羊毛氈,頭纏青色包頭,小腿上纏裹綁腿。
苗族聚居地區(qū),風土人情和民族習慣(100字以上)
2021年07月03日 06:20:158
上一篇: 杭州的茶文化有什么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