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語是在東北亞地區(qū)產(chǎn)生并發(fā)展起來的一種語言,主要由滿族使用。一般認為滿語分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滿文是在蒙古文字母的基礎(chǔ)上加以改進而成的一種豎直書寫的拼音文字。Unicode滿文字體和輸入法已經(jīng)問世,但由于多數(shù)網(wǎng)頁不能很好地支持豎寫排版,現(xiàn)網(wǎng)絡(luò)上多采用太清滿文拉丁轉(zhuǎn)寫或穆麟德轉(zhuǎn)寫或稍作變動的穆麟德轉(zhuǎn)寫進行交流。
旗袍滿語稱“衣介”,是滿族特有的服裝,旗人服裝的俗稱。滿族男女老幼都穿旗袍。旗袍的樣式特點是:圓領(lǐng)、捻襟、左衽,四面開楔,束腰,有扣絆,窄袖(有的帶有箭袖),這種衣服便于坐騎,適應(yīng)游獵民族的生活習慣。左衽和束腰,不僅保暖,利于馬上活動,而且使人的自然體態(tài)得到完美的體現(xiàn)。箭袖,滿語叫“哇哈”,在本來就比較窄的袖口前邊,再接一個半圓形的袖口,一般最長為半尺,形似馬蹄,又稱馬蹄袖。清時,官員入朝謁見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都得將馬蹄袖彈下,兩手伏地叩見,成為一種專門禮節(jié)。[
關(guān)于滿族的,記得滿族對于未出嫁的少女特別尊重?想找到相關(guān)文獻資料!
滿族的婚戀習俗
滿族的婚俗具有其民族特點,但也經(jīng)歷了漢化的過程。
在相當長的一個歷史時期內(nèi),注重族第是滿族婚俗中的一個突出特點。滿漢不通婚幾乎成為有清朝的傳統(tǒng)國策。在滿族內(nèi)部也極為講究尊卑貴賤。入關(guān)前生活在八旗制度下的滿族,他們的婚俗中還有一個特點,即官員的女子、寡婦須報明部中,部中轉(zhuǎn)問各該管貝勒方準嫁;民間女子、寡婦須問明該管牛錄章京方準嫁,私嫁者要定罪。這種婚嫁的登記許可制度貫穿清朝歷史。當時貴族中有指婚的現(xiàn)象,這是一種政治聯(lián)姻。入關(guān)后,受漢族封建意識及婚俗的影響,滿族婚姻由“聽上選配”變?yōu)椤盎殄?,父母之命”來決定。
在清代及清之后一段時間里,早婚和包辦婚姻是十分普遍的現(xiàn)象。
滿族清代雖仍有一夫多妻現(xiàn)象,但較之先民女真人注意倫常,嚴令禁止“婚嫁則不擇族類,父死而子妻其母”的收繼婚俗,同時規(guī)定同姓不能聯(lián)姻,使其婚姻在文明程度上邁進了一大步。
滿族早期的婚嫁禮儀更多地保留了女真人的習俗,簡樸有趣。后來由于受漢族的影響,其婚嫁禮儀出現(xiàn)許多繁雜的過程:男方擇門第相當?shù)呐遥忻饺藬y一瓶酒前往說合,必須去三次方顯誠意:“成不成,三瓶酒”。此為“通媒”。女方答應(yīng)議婚,男方主婦至女方家相看問名,姑娘盛服出來,裝旱煙,俗稱“裝煙禮”。如相看滿意,則以釵釧等為定禮,多為“小定”。有的男方主婦要親自給姑娘戴上首飾,稱“插戴禮”。小定后,男方擇吉日,到女方家行“拜女家”禮。雙方長者致詞,算正式訂婚,稱“大定”。男方根據(jù)議定的聘禮擇吉日去女家行聘,稱“下茶”。聘禮放到女家祖宗案前,兩親翁并跪斟酒,互遞,蘸祭,稱“換盅”。男方定下結(jié)婚日期后提前通知女方,稱“送日子”。男方將新娘的彩布、衣服送至女家并陳列到祖宗案前,兩親翁并跪,奠酒焚楮,相互賀喜,稱“開剪”?;槠谇耙蝗栈蚓湃?,女方將陪嫁妝奩抬送男家,陳列于門前,稱“過柜箱”?;槎Y一般為三天。第一天,男方由全福的長輩布置洞房,在被子四周放棗子、花生、桂元、栗子,中間放一如意,意為“早生貴子,萬事如意”。然后徹夜笙歌奏樂以驅(qū)鬼怪,稱為“響房”。農(nóng)村的滿族則動鼓樂,搭灶、劈柴,稱為“響棚”。東北的滿族新娘則頭一天離家,到離新郎家不遠處暫住另外人家,稱“打下處”。次晨,新娘登彩車,由其兄護送,并將新娘抱到中途遇到的送親車上,俗稱“插車”。轎車到夫家門口,新郎手執(zhí)馬鞭向轎下輕撲三下,或執(zhí)弓向轎下三射,既是驅(qū)邪,又是表示不忘祖先騎射勇武之風。然后,一對新人面北而拜,為“拜北斗”。新娘將盛米及錢的錫壺抱在懷中,俗稱“抱寶瓶”。新娘跨過門檻上的馬鞭與火盆,象征安全過門,日子火紅。新娘先入帳篷中“坐?!?,之后才進入洞房。這時,伴娘用紅線為新娘“開臉”。正午,于院中設(shè)神桌,供豬哈力巴肉等,由薩滿致祭,念合婚歌,為“祝吉”。之后行“合巹”禮。第三天清晨,新郎新娘起身拜天地祖宗、父母及族中尊長、卑幼,稱“分大小”?;楹笕?,新娘逆水行而歸?;楹笃咛?,一對新人回娘家,稱“回門”。之后,新娘回娘家住一個月,俗稱“住對月”?;槎Y到此方算結(jié)束。
滿族婚俗上還有備嫁,“送飯”、“犒例”等俗。
如今滿族的婚姻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婚煙法,實行男女平等,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樗锥嘁褟暮啠褡鍌鹘y(tǒng)禮儀保留已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