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揚州美食,就不能不提名聞遐邇的揚州三春了。富春冶春共和春,都是揚州名店,各自有自己的特色,在江湖上也各自有自己的擁躉。
揚州作為淮揚菜核心地帶,美食自然眾多。自古揚州就有“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之說。意思是揚州人民早上喜歡吃茶點,喝喝茶,吃吃點心,一大早上肚皮里面就是茶水,其實這一點與廣東人民嘆早茶異曲同工。
晚上水包皮就更好理解了,揚州人民生活悠閑,晚上喜歡去澡堂子泡泡澡,修修腳,所以就是水包皮了。君不見現(xiàn)在全國各地都是打著揚州修腳師傅的招牌,可見揚州修腳刀法在江湖的地位有多高!
富春這家百年老店原先是花局,自從上了“舌尖上的中國”后,如今的富春最為風(fēng)光。 冶春茶社環(huán)境最美,在護城河邊上,吃的是情調(diào)。 共和春則很草根,收費最便宜,一碗餃面,可以讓懷舊的揚州人經(jīng)常去吃。我是愛吃愛玩愛工作的資深農(nóng)民工一包白沙,好吃不過餃子,揚州好吃不過蟹黃包子還有獅子頭。有機會大家都去試試吧!感謝您的閱讀!???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每當(dāng)提起揚州,壹周君就想起杜牧的這首《遣懷》來啦?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想當(dāng)年獨自一人漂到揚州,走入街邊一家小飯館,鬼神使差地點了一份揚州炒飯,可一上桌,壹周君卻深深地失望起來:金黃米粒,紅色火腿,青色豌豆,以及橘色胡蘿卜丁......那些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顏色,一如曾經(jīng)熟悉的那個人,已經(jīng)無法逆轉(zhuǎn)地消失不見啦?
一如消失不見的TA,曾經(jīng)傾倒海內(nèi)外無數(shù)食客的淮揚菜,也慢慢開始了曲終和寡的歷程。留在世人腦海里的,或許剩下的就是那些原汁原味的美食歷史典故啦?
獅子頭,最早源自隋煬帝楊廣,當(dāng)年揚州觀瓊花以后,它對萬松山、金錢墩、象牙林、葵花崗四大景十分留戀,于是命御廚以景制菜,創(chuàng)造出了松鼠桂魚、金錢蝦餅、象牙雞條和葵花斬肉四道淮陽名菜。
傳至唐代,郇國公韋涉宴客,府中的名廚韋巨源制作的“葵花斬肉”艷驚四座,肉丸子表面的肥肉末已半溶化,瘦肉末則突兀凸起,乍一看,猶如雄師之頭,于是賓客齊曰:‘獅子頭”!從此,揚州獅子頭一名,便流傳至今!
無論如何,淮陽菜始終是彰顯品位的國宴首選,中華第一的“滿漢全席”,出現(xiàn)在清代康乾盛世。
康熙南巡,駐地揚州,設(shè)滿漢席,乾隆六次南巡,沿承滿漢席,從此滿漢席聲名遠播,后來,在此基礎(chǔ)上推出的揚州滿漢全席,融合南北飲食文化底蘊:滿席為北方燒烤、羊肉為主,兼收山珍野味;漢席為淮揚風(fēng)味,江鮮、河鮮、海鮮為主。所謂的上承八珍,下啟名宴,集烹飪之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