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翔小籠 云片糕 梨膏糖 蘇式點(diǎn)心 蜜餞 牛皮糖 五香豆 藕粉 豆腐干 黃金糕 石庫門老酒 南 翔 小 籠 包 南 翔 小 籠 包 為 上 海 郊 區(qū) 南 翔 鎮(zhèn) 的 傳 統(tǒng) 名 點(diǎn) , 素 負(fù) 盛 名 。 因 其 形 態(tài) 小 巧 , 皮 薄呈 半 透 明 狀 , 以 特 制 的 小 竹 籠 蒸 熟 , 故 稱 “ 小 籠 包 ” 。 市 內(nèi) 也 有 兩 家 制 作 小 籠 包著 名 的 店 家 。 一 家 是 豫 園 商 城 內(nèi) 的 南 翔 饅 頭 店 , 另 一 家 是 西 藏 路 延 安 路 口 的 古 猗園 點(diǎn) 心 店 。 排 骨 年 糕 排 骨 香 酥 鮮 嫩 , 年 糕 香 糯 適 口 , 汁 濃 色 艷 。 為 上 海 人 喜 食 的 小 吃 品種 , 最 聞 名 的 店 有 四 川 中 路 福 州 路 口 的 “ 小 常 州 ” 和 西 藏 南 路 金 陵 路 口 光 明 中 學(xué)北 側(cè) 的 “ 鮮 得 來 ” 點(diǎn) 心 店 。 蟹 殼 黃 用 油 酥 加 酵 面 作 坯 , 做 成 扁 圓 形 小 餅 , 面 上 粘 著 一 層 芝 麻 。 貼 在 烘 爐壁 上 烘 熟 , 形 圓 , 色 黃 似 蟹 殼 。 餡 有 蔥 油 、 鮮 肉 、 白 糖 、 豆 沙 等 。 石 門 一 路 威 海路 口 吳 苑 餅 家 , 是 供 應(yīng) 蟹 殼 黃 的 名 店 。 高 橋 松 餅 用 精 白 粉 、 熟 豬 油 、 綿 白 糖 、 赤 豆 、 桂 花 為 原 料 , 精 細(xì) 加 工 而 成 ,滋 味 甜 肥 , 松 酥 爽 口 , 為 高 橋 四 大 名 點(diǎn) ( 松 餅 , 松 糕 、 薄 脆 、 一 捏 酥 ) 之 一 。 淮海 中 路 瑞 金 路 口 的 高 橋 食 品 廠 門 市 部 專 營 。 松 江 鱸 魚 松 江 特 產(chǎn) , 自 魏 晉 以 來 就 聞 名 全 國 , 僅 產(chǎn) 于 松 江 縣 西 門 外 秀 野 橋 下 。據(jù) 松 江 縣 志 記 載 , 天 下 鱸 魚 皆 兩 鰓 , 唯 松 江 鱸 魚 為 四 鰓 , 且 巨 口 細(xì) 鱗 , 鰭 棘 堅(jiān) 硬 。用 鱸 魚 制 作 的 名 菜 , 有 被 譽(yù) 為 “ 東 南 佳 味 ” 的 金 韭 玉 會 、 鱸 魚 羹 等 。 城 隍 廟 梨 膏 糖 相 傳 已 有 1300 多 年 歷 史 。 100 多 前 上 海 城 隍 廟 開 設(shè) 了 果 膏 糖 店, 由 于 業(yè) 主 善 于 經(jīng) 營 , 使 城 隍 廟 梨 膏 糖 揚(yáng) 名 中 外 。 此 糖 分 療 效 梨 膏 糖 和 花 色 梨 膏糖 兩 類 。 療 效 梨 膏 糖 有 止 咳 平 喘 、 生 津 開 胃 之 效 用 。 系 采 用 杏 仁 、 桔 梗 、 茯 苓 、半 夏 、 冬 花 、 前 胡 、 桔 紅 等 藥 材 和 白 砂 糖 一 起 經(jīng) 煎 熬 精 制 而 成 。 花 色 梨 膏 糖 則 用砂 仁 、 山 楂 、 丁 香 、 佛 手 、 木 香 等 中 草 藥 加 上 白 糖 精 熬 而 成 。 現(xiàn) 由 豫 園 商 城 上 海梨 膏 糖 商 店 專 賣 。 奶 油 五 香 豆 奶 油 五 香 豆 以 本 地 綠 色 蠶 豆 為 原 料 , 伴 以 茴 香 、 桂 皮 、 精 鹽 、 白 糖 、 香 精 、奶 油 等 佐 料 精 制 而 成 。 其 特 點(diǎn) 是 微 帶 甜 味 , 清 醇 可 口 、 色 澤 光 潔 , 回 味 久 長 , 又能 生 津 開 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