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甲龍是植食性恐龍,霸王龍是肉食性恐龍。其次甲龍背上覆蓋著盔甲,并長有尖刺,尾部還是尾槌,霸王龍沒有盔甲,但體形更大,是曾經(jīng)陸地上的頂級掠食者之一。
甲龍是屬于素食恐龍,主要吃植物,霸王龍是食肉恐龍,主要吃其他恐龍,甲龍的身體上有盔甲,可以保護自己,霸王龍沒有盔甲,但是體型比甲龍高大的多,所以甲龍和霸王龍的生活習性不同,霸王龍是甲龍的天敵,所以說是屬于恐龍之間的弱肉強食。
甲龍的生活地點的氣候特點?
甲龍生活在美國西部。這個地區(qū)氣候濕潤溫暖,與熱帶氣候比較相似。因此,甲龍極大程度上應該是一種冷血動物,這樣才能保證它在該地區(qū)的正常生活。
生活在北極的動物和南極的動物?。。?!
北極熊 最有代表性和象征北極的動物是北極熊。 北極熊也叫白熊,是熊類中個體最大的一種,其身軀龐大,體長可達2.5米以上,行走時肩高1.6米,體重可達半噸,最大的北極熊體重可達900公斤。北極熊氣力和耐力非常驚人,奔跑時速高達60公里,但不能持久。它具有粗壯而又靈便的四肢,尤其是它的前掌,力量巨大,一掌可使人致命。 北極馴鹿 北極馴鹿 與世界其他鹿種最大的不同有兩點:一是雌鹿同雄鹿一樣都長著樹枝般的角;二是馴鹿像候鳥一樣,入冬時節(jié),便開始一群群地往南遷移。早春時節(jié),便開始向北進發(fā),它們常常長途跋涉500公里~700公里,甚至上千里。而且通常是成年的雌鹿充當前鋒。 北極麝牛 麝牛貌似家養(yǎng)的牛,然而奔跑起來不像牛而像羊。它長著大胡子,身上的毛長的可拖到地。動物學家研究表明,麝牛同山羊和綿羊更接近。麝牛的近親可以在熱帶地區(qū)找到,是四不像的扭角羚。麝牛不會分泌任何麝香。北極只有為數(shù)不多的幾個麝牛群,其總數(shù)約7000頭。 鯨 北極最大的鯨是格陵蘭鯨,其身長20米~22米,體重可達150噸。剛出生的小鯨一般有三四米長,重兩噸左右。母鯨對它的孩子十分撫愛,遇到危險時就用自己的身軀保護小鯨,并發(fā)狂地擋住捕鯨船的攻擊。北極有一種形體較小、長相奇特的鯨叫一角鯨,體長僅4米~5米,重約900公斤~1500公斤。它的體形很奇特,頭上長著一個約1米~2米的角。當?shù)鼐用窠o它起了一個渾名,叫它獨角獸。其實,一角鯨的“角”不是角,而是大牙,也有人稱它一齒鯨。人們研究一齒鯨特別對奇長的牙齒生理作用的研究,已有上百年的歷史。 北極黃金鸻 在北極,如果僅從飛行距離的長短而論,要選一個亞軍的話,則是黃金鸻了。分布在阿拉斯加大部和加拿大北極地區(qū)的黃金鸻,秋天一到,先是飛到加拿大東南部的拉布拉多海岸,在那里經(jīng)過短暫的休養(yǎng)和飽餐,待身體儲存起足夠的脂肪之后,則縱越大西洋,直飛南美洲的蘇里南,中途不停歇,一口氣飛行4500多公里,最后來到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過冬。而在阿拉斯加西部的黃金鸻則可一日氣飛行48小時,行程4000多公里,直達夏威夷,然后再從那里飛行3000多公里,到達南太平洋的馬克薩斯群島甚至更南的地區(qū)。而且,在這樣長距離的飛行中,它們可以精確地選擇出最短路線,毫不偏離地一直到達目的地,可見它們的導航系統(tǒng)是非常精密的,至于它們?nèi)绾巫龅竭@一點,卻仍然是一個謎。 南極 螨也叫無翅南極蠅,是南極大陸最大的陸地動物,體長僅2.5~3毫米。它分布于南極半島兩側(cè)南緯64°~65°30′之間的狹窄地帶,靠食苔蘚和地衣及其他碎屑生活。 尖尾蟲(也叫彈尾蟲)和螨在南極大陸分布最廣,從海岸到海拔2000米的高原,甚至遠到內(nèi)陸南緯84°的地區(qū)都有分布。尖尾蟲多見于生長地衣的巖石表面上,常和地衣生活在一起,有時在巖石下或小碎石縫中也有發(fā)現(xiàn),但不常見。螨多見于巖石下,少見于巖石表面,主要與苔蘚生活在一起。螨能忍受較低溫的環(huán)境。隱爪螨科的鐮螫螨是與藻類生活在一起的南極螨類,以藻類為食,能在凍沙中生活。 此外還有南極鱈魚、阿德雷企鵝、海狼、帝企鵝、鱗蝦、雪海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