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亚洲,男男大片免a费观看视频,999国内精品永久免费视频,国产福利91精品一区二区

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頁 » 旅游

尋找莫高窟旅游的人(尋找莫高窟旅游的人物)

2022年10月18日 03:34:0710網(wǎng)絡

1. 尋找莫高窟旅游的人物

莫高窟是可以傲視異邦古跡的地方,就在于她是一千多年的層層累聚??茨呖卟皇强此懒艘磺甑臉吮?,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終活著,血脈暢通,呼吸勻停,這是一種何等壯闊的生命?!?/p>

生命,一個多么神圣的名詞,神圣到我找不出任何詞語來形容對她的敬畏,唯恐褻瀆了她。

她用累世風雨也彈拔不動的鏗鏘向我們袒露出全部的真誠,和那份不會在寒風中凝固、不會在冬夜里冷卻的熱情。

2. 看莫高窟簡介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

位于甘肅敦煌市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東麓崖壁上,上下五層, 南北長約1600米。始鑿于366年,后經(jīng)十六國至元十幾個朝代的開鑿, 形成一座內(nèi)容豐富、規(guī)模宏大的石窟群。莫高窟現(xiàn)存洞窟492個,壁畫45000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飛天4000余身,其中魏窟32洞,隋窟l10洞,唐窟247洞,五代窟36洞,宋窟45洞,元窟8洞。唐宋木結構建筑5座,蓮花柱石和鋪地花磚數(shù)千塊,是一處由建筑、繪畫、雕塑組成的博大精深的綜合藝術殿堂,是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被譽為“東方藝術明珠”。本世紀初又發(fā)現(xiàn)了藏經(jīng)洞(莫高窟第17洞),洞內(nèi)藏有從4-10世紀的寫經(jīng)、文書和文物五、六萬件,引起國內(nèi)外學者極大的注意, 形成了著名的敦煌學。1987年12月,莫高窟已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3. 莫高窟的簡介和故事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

它始建于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jīng)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guī)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內(nèi)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國時期,據(jù)唐《李克讓重修莫高窟佛龕碑》一書的記載,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樂尊路經(jīng)此山,忽見金光閃耀,如現(xiàn)萬佛,于是便在巖壁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此后法良禪師等又繼續(xù)在此建洞修禪,稱為“漠高窟”,意為“沙漠的高處”。后世因“漠”與“莫”通用,便改稱為“莫高窟”。另有一說為: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無量,莫者,不可能、沒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說沒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為了。

北魏、西魏和北周時,統(tǒng)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貴族們的支持,發(fā)展較快。

隋唐時期,隨著絲綢之路的繁榮,莫高窟更是興盛,在武則天時有洞窟千余個。安史之亂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歸義軍占領,但造像活動未受太大影響。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漸趨衰落,僅以重修前朝窟室為主,新建極少。

4. 莫高窟名人

參考答案:

莫高窟(節(jié)選)

①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

②壁畫的內(nèi)容豐富多彩,有 ( ) 佛【fú fó】教故事的,有 ( ) -形象的,有 ( ) 民間生活的,還有( ) 自然風光的.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飛天.④壁畫上的飛天,有的臂挎花籃,采摘鮮花;有的懷抱琵琶,輕撥銀弦;有的【倒 到】懸身子,【至 自】天而降;有的彩帶飄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雙臂,翩翩起舞……⑤看著這些精美的壁畫,就像是走進了燦爛輝煌的藝術殿堂.

1、用“ ”畫出文中【 】里正確的讀音或漢字.

2、把下面的詞語正確填寫到短文中的橫線上.

描摹 描繪 記錄 反映

3、短文中,第②句和第 ( )句描述形式相似.請按第②句形式仿寫 一句話.

4、寫出短文的段落大意.

1、瑰gui  佛fó

有的【倒】懸身子【自】天而降2、有(描繪)佛教故事的,有(描?。?形象的,有(反映)民間生活的,還有(記錄)自然風光的

3、和第四句形式相似.仿寫:現(xiàn)在的小說種類真多,有演繹歷史故事的,有想象未來世界的,有記錄人物生平的,有敘述人間真情的.

4、莫高窟的壁畫內(nèi)容豐富.

5. 尋找莫高窟旅游的人物作文

八月,天氣晴好。我和好朋友們一起去敦煌莫高窟游玩。

莫高窟里有許許多多的小窟,有些小窟是僧人打坐用的,有些小窟則是有雕塑和壁畫,都是佛像和菩薩,栩栩如生、十分精美,人物的衣服也雕塑得十分精致,線條自然如行云流水,還貼了金片。因為唐朝的人物審美是以胖為美的,所以佛像都顯得微胖且優(yōu)雅美觀。

雕塑的制作分五步。第一步,用木頭擺出雕塑的大致形狀;第二步,在木頭上蓋一層麥稈;第三步,在麥稈上再蓋一層泥巴;第四步,雕塑;第五步,上色,之后就成了色彩鮮艷、精美絕倫的雕塑了。

敦煌莫高窟的壁畫也十分精美。壁畫有些是用鉛做材料的,所以時間久了變成黑色了。有些是從絲綢之路運來的寶石制作的,人們把寶石中的雜質去掉,做成顏料,至今還未褪色。壁畫上畫的都是佛、人間故事,還有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是佛教的象征。著名的壁畫《反彈琵琶》也用荷花點綴了,畫了一個個樂隊,一個女子在反彈琵琶形象生動,至今仍未褪去鮮艷的顏色。

一個制作精美的石窟需要花上30年的時間才能大功告成。當清代人看到雕塑和壁畫褪色后,就重新修繕了一次,可惜他們不懂藝術,結果弄巧成拙,反而使許多藝術珍品被他們破壞了。幸好一些晚發(fā)現(xiàn)的石窟里仍是唐代的原作。

敦煌莫高窟真是一個值得去的好地方!

6. 莫高窟的重要人物

敦煌莫高窟又稱“千佛洞”,是中國人民勞動與智慧的結晶,是重要的歷史文化圣地,所以非常重要。

①歷史悠久,莫高窟始建于前秦時期,歷經(jīng)隋唐到元朝等歷代興建,形成規(guī)模巨大、內(nèi)容豐富的佛教藝術圣地。

②莫高窟里的壁畫、泥質彩塑這些文物不但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巨大,更重要的是保護極為困難,具有不可移動不可復制重建的特點,因此,它能保存至今難能可貴。

7. 導游介紹莫高窟

甘肅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肅省敦煌市,莫高窟分特窟和普窟。感覺特窟不一定最好,普窟也不一定比特窟質量差,有些特窟是因為面積小不允許很多人參觀。 每年開放的普窟基本上是固定的,如果你想看的普窟恰巧在內(nèi)就基本上能看到。 建議看特窟,一來可以有專門的講解員專程陪同,不必20人一個導游,更細致地講解;

二來可以靜靜地細致地自己安排在每個窟里待的時間,三來可以在特窟之外的精力允許范圍內(nèi),點一些自己感興趣的窟看。

建議先看特窟,把最好的精力留給特窟。建議每天看3-4個特窟,其余能看9-10個普窟,精力就差不多了。

8. 尋找莫高窟旅游的人物是誰

《我心歸處是敦煌》這本書主要講述的人物形象是“敦煌的女兒”樊錦詩的一生經(jīng)歷,以及她的事業(yè)守護敦煌莫高窟。

樊錦詩一生堅守敦煌,專注莫高窟事業(yè),在邊遠的西北大漠,在許多人望而卻步或去了又離開的地方,是樊錦詩的堅持和守望,成就了如今的敦煌莫高窟,更成就了樊錦詩自己

9. 莫高窟旅游人物照片

莫高窟人物形態(tài)多種多樣,形象逼真。

10. 莫高窟簡歷介紹

觀世音菩薩的前世今生 - 從畜身到王子再到女人的轉變

觀音菩薩是一位最中國民俗大眾敬仰的菩薩,人們對觀音菩薩的敬仰甚至超過了對佛陀的敬仰。在佛教各種畫像和造像中,觀音菩薩和種類繁多,變化也極大。搞清了觀音菩薩的衍變過程,也就明白了所有菩薩的衍變。

現(xiàn)在人們看到的觀音菩薩是一位美貌動人,面善心慈的“東方圣母”,可人們并不知道,觀音菩薩原業(yè)是畜不是人。觀音菩薩由畜變?nèi)?,由大丈夫變成一位東方美婦,有一個漫長的衍變過程。根據(jù)徐靜波先生《觀世音菩薩考述》一文和其他一些學者的考證:早在佛教尚未產(chǎn)生的公元前七世紀時,印度婆羅門教的古經(jīng)曲《梨俱吠陀》中,已經(jīng)有了“觀世音”。不過,那時的觀音并非丈無身,也非女兒身,而是一對可愛的孿生小馬駒。它作為婆羅門教中的善神,象征著慈悲和善,神力宏大。它能使關心盲者雙目復明,恙疾纏身者康復,肢軀殘缺者健全,不育女性生子,公牛產(chǎn)乳,枯木開花?!坝^世音”在當時受到古印度臣民的普遍信仰和崇敬,在整個社會中產(chǎn)生過巨大深遠的影響。

公元前五世紀時,釋迦牟尼創(chuàng)立了佛教。佛教主張解放奴隸,姓無貴賤,眾生平等。比婆羅門教完善進步。佛教逐漸影響了婆羅門教教徒,并使婆羅門教徒轉信佛教。轉信佛教的婆羅門教教徒一時難以改變他們所有的信仰,便把婆羅門教中的觀世音帶到了佛教之中,成了佛教中的一位善神。

公元前三世紀時,佛教大乘教產(chǎn)生,佛教徒為了安撫眾生之心,便將原婆羅門教中的善神觀世音正式吸收過來,成為佛教中的一位慈善菩薩,叫作“馬頭觀世音”。那時的馬頭觀世音菩薩的形象還是一匹可愛的駿馬。到了公元前后,佛教徒可能考慮到其他菩薩都是人身,而觀世音是畜身,太不相配,便將“馬頭觀音”改為人身。地是觀音菩薩就由畜身變成了人身。

敦煌莫高窟第161窟中,畫有馬頭觀音像,不過這身馬頭觀世音已是面善心慈的菩薩,只是戴著一頂高大的馬頭頭盔式寶冠。佛教密宗中有馬頭觀音畫像,是密宗胎世故界六觀音之一。這可能是觀音由馬變?nèi)诉^程中的遺跡。

佛教徒為使人們想念觀音菩薩是人,不是畜,又給觀音菩薩編造一份令人置信的“履歷”,使觀音菩薩完全“佛化”。眾多佛經(jīng)中便有了這樣的說法:觀音菩薩原是古印度轉輪王無凈念的大王子?!侗A經(jīng)》中說:“有轉輪圣王,名無凈念。王有千子,第一王子名為王象,即文殊菩薩;第八王子名泥圖,即普賢菩薩。第一王子發(fā)下宏愿,要解除世間眾生的一切苦難后來轉輪王無凈念成佛,即阿彌陀佛。王子也經(jīng)數(shù)十年的修行,也已成佛,號稱:“正法明佛”。為了實現(xiàn)他的宏愿,解除世間苦通信班,使眾生獲得安樂,而現(xiàn)菩薩身,協(xié)助佛陀,弘揚佛示。于是,觀世音菩薩也就成了父王----阿彌陀佛的左脅侍,而其弟大勢至菩薩成了父王的右脅侍。

據(jù)佛學專家們的考證,佛教傳入中國,約在西漢末(公元一世紀),佛教在中國興盛的魏晉南北朝時期,觀世音菩薩是隨著佛教的傳播來到中國的。傳入中國時的觀世音菩薩菩薩已是凈土三經(jīng)《無量壽佛經(jīng)》、《觀無量壽佛經(jīng)》、《阿彌陀佛經(jīng)》中西方凈土教主阿彌陀佛的左脅侍?!度A嚴經(jīng)》中說:善財童子拜訪觀世音,在普陀洛迦山,“見巖谷林中,金剛石上,有勇猛丈夫觀自在,與諸大菩薩圍繞說法?!贝藭r的觀世音是王子出身的阿彌陀佛的“侍從官”和“勇猛丈夫觀自在”,還不是女兒身的觀世音菩薩。因此,早期的觀世音菩薩塑像和畫像是男身丈夫形。

隨著佛教在中國的深入廣泛的傳播,尤其是《法華經(jīng)》在中國的廣泛傳播,觀世音菩薩的聲望在中國日益提高,提到了下層廣大人民的信仰。人們根據(jù)自己的愿望造出了眾多的觀音菩薩薩。觀音菩薩亦從“西方三圣”中的脅侍菩薩分離出來,成了一位最受人們信奉的佛教善神,經(jīng)過幾個世紀的佛教漢化衍變,觀音菩薩逐漸異化,中國的僧俗大眾不僅把這種外國“善神”變成了中國“善神”,而且把這位“勇猛丈夫”變成 了美貌女性。

為了使信奉大眾相信觀音菩薩確實是一位美貌動人,面善心慈,救苦救難的女菩薩,中國的佛教信徒又給觀世音編造了許多動人的故事。其中《香山傳》滸最廣,故事大意是說:觀世音菩薩原是古代妙莊王(即楚莊王)的三女兒,名叫妙善。三公主妙善聰慧美麗,從小篤信佛教。年歲稍大,父王為其配嫁。妙善執(zhí)意不從,要削發(fā)為尼。妙莊王發(fā)現(xiàn)女兒抗旨出家。怒火沖天,率兵馬將妙善捉拿。當即在京城斬首示眾,并使她的靈魂墮入地獄中。玉皇大帝聞訊后,命閻王妙善靈魂救起,把妙善復活于香山紫竹林中。從此,妙善普渡眾生,行善天下,化現(xiàn)成為觀世間地菩薩。后來妙莊王得了重病,久治不愈。醫(yī)師告知:須要親生骨肉的手眼方可醫(yī)治。在此情況下,妙莊王的大女兒妙圓,二女兒妙英都不愿獻出手和眼。妙善得知此事后,不念父王舊惡,挖下自己的雙眼,砍下自己的雙手,制成藥丸,救活了父王。妙莊王得知一切后,疚愧萬分。為了紀念自己的愛女,請工匠塑一尊“全手全眼”觀世音像。結果,工匠錯將“全手全眼”誤聽為“千手千眼”。于是塑出一尊千手千眼觀世音(妙善)的像。這故事傳說,在北宋以前就已形成,河南寶豐縣香山寺的宋蔡京所書《大悲觀世音菩薩得道遠果史話碑》就已記載了這個故事。

根據(jù)現(xiàn)存佛教藝術史料和專家們的研究,東晉以前,我國的菩薩畫像和塑像,幾乎都是男性,一位“偉丈夫”。東晉以后,始有女性菩薩塑像和畫像出現(xiàn)。 《胡應麟筆叢》中說:“女像觀音造像始于南北朝”。隋唐之時,已出現(xiàn)大量的女性觀音菩薩。唐代高僧道宣說:“造像梵相(畫像)宋齊間”(相當于北魏)皆厚唇、鼻隆、目長、頤豐、挺然丈夫之像。自唐以來,筆筆皆端來柔弱似妓女之貌。故今人夸菩薩如官娃也?!埃ā夺屖弦[》)。宋代之時,觀音菩薩已經(jīng)完全女性化。元、明、清三代,觀音菩薩更加世俗化,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觀音菩薩像,已是一位按照中國人審美觀點,摹仿中國女性容貌身材,穿戴中國衣冠服飾,面善心慈,美貌動人,莊重親切的“東方圣母”。

其他菩薩的畫像和塑像,也隨觀音菩薩走過了一個由男性變?yōu)榕缘倪^程。這個衍變過程經(jīng)歷了非男非女、男身女相、女身男相、完全女性化四個階段。這一衍變過程在敦煌石窟中留下了明顯的軌跡。

11. 莫高窟相關人物

敦煌石窟存有500多個洞窟中保存有繪畫、彩塑492個,按石窟建筑和功用分為中心柱窟(支提窟)、殿堂窟(中央佛壇窟)、覆斗頂型窟、大像窟、涅盤窟、禪窟、僧房窟、廩窟、影窟和瘞窟等形制,還有一些佛塔。窟型最大者高40余米、寬30米見方最小者高不足盈尺。從早期石窟所保留下來的中心塔柱式這一外來形式的窟型,反映了古代藝術家在接受外來藝術的同時,加以消化、吸收,使它成為中國民族形式 其中不少是現(xiàn)存古建筑的杰作。在多個洞窟外存有較為完整的唐代、宋代木質結構窟檐,是不可多得的木結構古建筑實物資料,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彩塑藝術

敦煌石窟開鑿在礫巖上,除南北大像是依山而建的石胎泥塑外,其余多為木架結構。彩塑為敦煌藝術的主體有佛像、菩薩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剛、力士、神等。彩塑形式豐富多彩,有圓塑、浮塑、影塑、善業(yè)塑等 最高34.5米,最小僅2厘米左右(善業(yè)泥木石像),題材之豐富和手藝之高超,堪稱佛教彩塑博物館。17窟唐代河西都統(tǒng)的肖像塑,和塑像后繪有持杖近侍等,都惟妙惟肖,把塑像與壁畫結為一體,為中國最早的高僧寫實真像之一,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壁畫藝術

石窟壁畫富麗多彩,各種各樣的佛經(jīng)故事,山川景物,亭臺樓閣等建筑畫、山水畫、花卉圖案、飛天佛像以及當時勞動人民進行生產(chǎn)的各種場面等,是十六國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風貌和歷史變遷的藝術再現(xiàn),雄偉瑰麗。在大量的壁畫藝術中還可發(fā)現(xiàn),古代藝術家們在民族化的基礎上,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臘等國古代藝術之長,是中華民族發(fā)達文明的象征。各朝代壁畫表現(xiàn)出不同的繪畫風格,反映出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狀況,是中國古代美術史的光輝篇章,為中國古代史研究提供珍貴的形象史料。

莫高窟的重要唐代經(jīng)變壁畫所在洞窟列表如下:

莫高窟唐代重要經(jīng)變壁畫及所在洞窟表

時代

經(jīng)變畫名稱

所在洞窟

初唐

阿彌陀經(jīng)變

205、220、321、329、334、335、341

東方藥師變

220、331

貯存藏品

光緒26年(公元1900年),在16窟北壁發(fā)現(xiàn)砌封于隱室中滿貯從三國魏晉到北宋時期的經(jīng)卷、文書,織繡和畫像等約5萬余件。文書除漢文寫本外,栗特文、佉盧文、回鶻文、吐蕃文、梵文、藏文等各民族文字寫本約占六分之一。文書內(nèi)容有佛、道等教的教門雜文的宗教文書,文學作品、契約、賬冊、公文書函等的世俗文書。敦煌藝術的發(fā)現(xiàn),名聞中外,它對中國古代文獻的補遺和校勘有極為重要的研究價值。莫高窟是一座融繪畫、雕塑和建筑藝術于一體,以壁畫為主、塑像為輔的大型石窟寺。它的石窟形制主要有禪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中心佛壇窟、四壁三龕窟、大像窟、涅盤窟等 各窟大小相差甚遠,最大的第16窟達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高不盈尺??咄庠心驹斓钣?,并有走廊、棧道等相連,現(xiàn)多已不存。

莫高窟壁畫繪于洞窟的四壁、窟頂和佛龕內(nèi),內(nèi)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跡、經(jīng)變、神怪、供養(yǎng)人、裝飾圖案等七類題材,此外還有很多表現(xiàn)當時狩獵、耕作、紡織、交通、戰(zhàn)爭、建設、舞蹈、婚喪嫁娶等社會生活各方面的畫作。這些畫有的雄渾寬廣,有的鮮艷瑰麗,體現(xiàn)了不同時期的藝術風格和特色。中國五代以前的畫作已大都散失,莫高窟壁畫為中國美術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實物,也為研究中國古代風俗提供了極有價值的形象和圖樣。據(jù)計算,這些壁畫若按2米高排列,可排成長達25公里的畫廊。

莫高窟所處山崖的土質較松軟,并不適合制作石雕,所以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為木骨泥塑。塑像都為佛教的神佛人物,排列有單身像和群像等多種組合,群像一般以佛居中,兩側侍立弟子、菩薩等,少則3身,多則達11身。彩塑形式有圓塑、浮塑 影塑、善業(yè)塑等。這些塑像精巧逼真、想象力豐富、造詣極高,而且與壁畫相融映襯,相得益彰。

它是一個九層的遮檐,也叫"北大像",正處在崖窟的中段,與崖頂?shù)雀?,巍峨壯觀。其木構為土紅色,檐牙高啄,外觀輪廓錯落有致,檐角系鈴,隨風作響。其間有彌勒佛坐像,高35.6米,由石胎泥塑彩繪而成,是中國國內(nèi)僅次于樂山大佛和榮縣大佛的第三大坐佛。容納大佛的空間下部大而上部小,平面呈方形。樓外開兩條通道,既可供就近觀賞大佛,又是大佛頭部和腰部的光線來源。這座窟檐在唐文德元年(888年)以前就已存在,當時為5層,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和清代都進行了重建,并改為4層。1935年再次重修,形成的9層造型。

價值

歷史價值

敦煌石窟營造及其歷史過程,敦煌的悠久歷史,當?shù)赜杏绊懙氖雷迮c大姓,以及敦煌同周圍民族與西域的關系,在歷史中沒有或很少記載。敦煌石窟有成千上萬個供養(yǎng)人畫像,其中有一千多條還保存題名結銜。能夠了解許多歷史狀況和歷史線索。

本生、佛傳、福田經(jīng)變、彌勒經(jīng)變、寶雨經(jīng)變、楞伽經(jīng)變及供養(yǎng)人題記,可幫助了解古代經(jīng)濟生活的狀況。

法華經(jīng)變、涅盤經(jīng)變提供了古代軍隊操練、出征、征伐、攻守的作戰(zhàn)圖,及兵器裝備的寶貴形象資料。

敦煌壁畫中保存有屬于體育屬性的資料,如騎射、射靶、馬技、躍馬、相撲、角力、舉重(舉象、舉鐘)、奕棋、投壺、武術、游泳、馬球、蹴踘等。

敦煌石窟的彩塑和壁畫,大都是佛教內(nèi)容:如彩塑和壁畫的尊像,釋迦牟尼的本生、因緣、佛傳故事畫,各類經(jīng)變畫,眾多的佛教東傳故事畫,神話人物畫等,每一類都有大量、豐富、系統(tǒng)的材料。還涉及到印度、西亞、中亞、新疆等地區(qū),可幫助了解古代敦煌以及河西走廊的佛教思想、宗派、信仰、傳播,佛教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融合,佛教中國化的過程等等。

藝術價值

敦煌石窟營建的一千年歷程,時值中國歷中上兩漢以后長期分裂割據(jù),走向民族融合、南北統(tǒng)一,臻于大唐之鼎盛,又由顛峰而式微的重要發(fā)展時期。在此期間,正是中國藝術的程序、流派、門類、理論的形成與發(fā)展時期,也是佛教與佛教藝術傳入后,建立和發(fā)展了中國的佛教理論與佛教宗派,佛教美術藝術成為中國美術藝術的重要門類,最終完成了中國化的時期。

從中國繪畫美術的門類角度看,敦煌石窟壁畫中的人物畫、山水畫、動物畫、裝飾圖案畫都有千年歷史,自成體系,數(shù)量眾多的特點,都可成為獨立的人物畫史、山水畫史、動物畫史、裝飾圖案畫史。特別是保存了中國宋代以前即10世紀以前如此豐富的人物畫、山水畫、動物畫、裝飾圖案的實例,這是世界各國博物館藏品所未見的。

敦煌壁畫中有音樂題材洞窟達200多個,繪有眾多樂隊、樂伎及樂器,據(jù)統(tǒng)計不同類型樂隊有500多組,吹、打、拉、彈各類樂器40余種,共4500多件。敦煌藏經(jīng)洞文獻中也有曲譜和其它音樂資料。豐富的音樂圖像數(shù)據(jù),展現(xiàn)了近千年連續(xù)不斷的中國音樂文化發(fā)展變化的面貌。為研究中國音樂史,中西音樂交流提供了珍貴資料。

敦煌石窟大多數(shù)洞窟的壁畫中幾乎都有舞蹈形象。有反映人間社會生活、風俗習尚的舞樂場面和舞蹈形象,如西域樂舞、民間宴飲和嫁娶舞樂;有經(jīng)變中反映的宮廷和貴族燕樂歌舞場景;有天宮仙界的舞蹈形象,如飛天的舞蹈形象,供養(yǎng)伎樂等。還有藏經(jīng)洞保存的舞譜及相關資料。舞蹈藝術是無法保留的時空藝術,古代的舞蹈形象,現(xiàn)代人已知之甚少,就敦煌石窟舞蹈形象的珍藏而言,堪稱舞蹈藝術的博物館,保存了無數(shù)高超的舞蹈技巧和完美的舞蹈藝術形象,代表了各時代舞蹈發(fā)展的面貌及其發(fā)展歷程。

敦煌石窟藝術中有十分豐富的建筑史資料。敦煌壁畫自十六國至西夏描繪了成千成萬座計的不同類型的建筑畫,有佛寺、城垣、宮殿、闕、草庵、穹廬、帳、帷、客棧、酒店、屠房、烽火臺、橋梁、監(jiān)獄、墳塋等等,這些建筑有以成院落布局的組群建筑,有單體建筑。壁畫中還留下了豐富的建筑部件和裝飾,如斗拱、柱坊、門窗、以及建筑施工圖等。長達千年的建筑形象資料,展示了一部中國建筑史??少F的是,敦煌建筑資料的精華,反映了北朝至隋唐四百年間建筑的面貌,填補了南北朝至盛唐建筑資料缺乏的空白。此外,不同時期,不同形制的800余座洞窟建筑,五座唐宋木構窟檐,以及石窟寺的舍利塔群,都是古代留存至今的寶貴建筑實物資料。

閱讀延展
評論列表暫無評論
發(fā)表評論